尿毒症患者會出現水腫的情況,但出現臉腫不一定就是尿毒症。如果存在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等情況時,也會導致臉腫的症狀發生,此時與尿毒症無關。而腎臟疾病發展到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通常會引起水鈉瀦留等現象,從而可引起臉腫症狀。
營養不良
若長期飲食不均衡或患有消耗性疾病,如胃癌、結腸癌等,會導致身體嚴重缺乏蛋白質,進而引發低蛋白血症,此時體液不能夠被有效組織所吸收,就會在體內積聚而導致水腫,所以這時的水腫並不是尿毒症引起的。建議及時補充蛋白質,可以透過靜脈注射人血白蛋白進行治療,也可以透過口服複合α-酮酸片來補充蛋白質。
腎病
當患者的腎臟功能受到傷害後,就會影響正常的代謝功能,使大量水分和毒素無法排出而在體內蓄積,繼而可引起水腫症狀。因此,腎病發展至尿毒症階段時,也可能造成臉腫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利尿劑促進排尿,以減少體內的水分。
尿毒症
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慢性腎衰竭,最終會進展為尿毒症。此時患者的腎功能已經喪失正常的功能,體內的水電解質以及酸鹼平衡失調,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對於尿毒症來說,需要積極地配合醫生進行血液透析或者是腹膜透析,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做腎臟移植手術。
其他情況
肝硬化、右心衰竭等原因也可導致臉腫,其中肝硬化主要是因為肝臟受損後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下降,導致體內雌激素增多,繼而引起微血管擴張、充血,表現為臉腫。建議遵醫囑應用普賴鬆(Prednisone)、硫普羅寧(Tiopronin)緩釋膠囊等藥物治療,同時避免高脂飲食,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自身的一般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告知醫生並進行處理。另外,還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並且要定期複查。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