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後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所組成的症候群。對於尿毒症的患兒,在飲食上要限制高鉀、低蛋白、低鹽以及低磷食物攝入,並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藥物治療。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後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所組成的症候群。對於尿毒症的患兒,在飲食上要限制高鉀、低蛋白、低鹽以及低磷食物攝入,並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藥物治療。
飲食
限制高鉀
由於大部分蔬菜含鉀量較高,因此應盡量避免食用菠菜、空心菜等綠葉蔬菜,也應少吃乾果類食品如香蕉、桂圓、大棗等;同時還要注意少喝或不喝淡鹽水及果汁飲料,以免導致血鉀升高而引起嚴重後果。
低蛋白
蛋白質可促進人體成長發育和組織修復,但大量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故需控制其攝入量。建議以植物蛋白為主,如大豆及其製品,也可以適量吃瘦肉、雞肉等動物蛋白。
低鹽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高血壓、水腫等症狀,若食鹽過多則可能會加重上述症狀,因此日常生活中應減少食鹽攝入,一般每天不超過5g。
低磷
大多數尿毒症患兒存在明顯的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且容易發生貧血和酸鹼平衡紊亂,因此需要適當限制富含磷的食物,如蛋黃、全穀物麵包、巧克力等。
藥物
尿毒症患兒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來改善酸中毒,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消腫,普賴鬆(Prednisone)抗炎,磷能解錠(Sevelamer)補充電解質等藥物進行治療。
此外,還需定期複查,瞭解病情發展情況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如果發現有不適症狀要及時就醫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