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衰竭,導致體內代謝終末期產物和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而蓄積於體內,可出現一系列併發症。當合併腸阻塞時,則可能出現無大便的情況,此時需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相應治療。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衰竭,導致體內代謝終末期產物和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而蓄積於體內,可出現一系列併發症。當合併腸阻塞時,則可能出現無大便的情況,此時需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相應治療。
原因
胃腸道刺激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受損嚴重,會出現血肌酐水平升高,從而影響到消化道的功能,如影響到胃腸道蠕動,進而引起便秘症狀。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能誘發腸阻塞,就會表現為無大便的症狀。
藥物因素
若尿毒症患者長期服用利尿劑,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可能會因排尿增多而導致腹瀉或拉稀等症狀,也可能因為胃腸動力不足而引起便秘,甚至造成無大便的情況發生。
飲食不當
若尿毒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注意合理飲食,經常暴飲暴食或者吃一些油膩性食物,就有可能加重腸胃負擔,從而影響到正常排便,也會出現無大便的現象。
其他原因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還可能是由肛門狹窄等原因所導致。
治療
一般治療
建議平時適當運動鍛鍊,並遵醫囑使用甘油球促進排便,還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以預防便秘的發生。
藥物治療
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乳果糖(Lactulose)、新複合蘆薈膠囊等通便藥進行治療,還可配合雙歧杆菌三聯活菌散調節腸道菌群,必要時也可小劑量使用鹽酸莫沙普萊得(Mosapride)等促胃動力藥進行治療。
手術治療
對於存在明顯器質性疾病且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考慮採取結腸透析療法來緩解不適症狀。
除此之外,若是由於腫瘤等因素所致,還需及時明確病因後透過化療等方式進行處理。因此,當發現無大便的情況時,需及時就醫檢查並積極對症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