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面對家屬關於生命維持治療決策時,應考慮提供臨終關懷、心理支援和疼痛管理等非侵入性治療來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對於個體化風險評估,建議定期體檢並與醫生溝通,因為洗腎到死亡的風險因人而異,尤其是針對失智和COPD等長期疾病的情況,安寧療護的介入時機更為複雜。
家屬困難的決定:繼續拚或放手?
面對家屬困難的決定:繼續拚或放手,可以考慮提供臨終關懷、心理支援、疼痛管理等治療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旨在為患者提供舒適、尊嚴的死亡體驗,包括物理、精神和社會層面的支援。通常由多學科團隊協同工作,涉及醫生、護理師、社工及宗教人士。接受臨終關懷有助於緩解身體不適、減輕心理壓力,並提高生活品質。對於面臨生命最後階段的家庭成員而言,這是一種體諒其親屬身心需求的選擇。
心理支援
透過心理諮詢師與家屬溝通,傾聽他們的內心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議。此方法可幫助家屬正視親人即將離世的事實,並且減少因無法面對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憂鬱等。
疼痛管理
針對可能出現的疼痛,採用藥物對症處理,同時配合非藥物療法如放鬆訓練等綜合管理。有效控制癌痛能顯著提升生活品質和舒適度,使家庭成員能夠全心關注親人最後時光裡的幸福指數。
在做出是否繼續治療的艱難決定時,應考慮患者的意願以及平均壽命。如果病情已經進入終末期,提供臨終關懷服務是一個更為人道的選擇,它將重點放在患者及其家人的舒適上,而不是治療目標。
誠實面對生命末期,才能善終
1. 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定期體檢、與醫生溝通。
2. 制定臨終計劃:包括治療目標、疼痛管理方式等。
3. 安排身後事宜:如財產分配、墓地安排等。
4. 和家人朋友坦誠交流:表達需求和擔憂,互相支持。
5. 尋求專業幫助:接受心理輔導或宗教關懷。

洗腎洗到死?
洗腎至死亡的風險因人而異,需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
長期的腎臟功能衰竭可能導致體內廢物和液體瀦留,這些廢物中的某些物質如尿素氮會在體內積累,對身體造成毒害。這種毒害作用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腦水腫等,進而加速病情惡化並影響患者的平均壽命。
如果患者存在嚴重的原發性腎病或伴隨有高血壓,則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衰竭,需要透過透析來維持生命。此外,若患者在洗腎過程中出現急性腎傷害或其他嚴重疾病,也會影響預後。
在考慮洗腎治療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基礎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潛在的可逆性疾病等因素,並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以評估預後。
失智、COPD病程長,安寧療護介入時機難抓
失智、COPD病程長,安寧療護介入時機難抓。以下是關於這一點的詳細說明:
失智
失智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徵是記憶力減退和認知能力下降。由於病情的緩慢發展,患者及其家屬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需要安寧療護的介入。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長期影響呼吸系統的疾病,主要由煙草使用引起。該疾病的病程通常較長,且可能會有急性加重期。在這些情況下,評估是否需要安寧療護可能會更加複雜。
安寧療護介入時機
安寧療護旨在舒緩末期患者的痛苦,提供心理支援並提高生活品質。對於患有失智或COPD的患者來說,確定何時開始安寧療護可能是艱巨的挑戰,因為他們的病情可能隨著時間而變化。
醫師與家屬溝通
及早與主治醫師進行討論,瞭解患者的預期壽命和病情進展是很重要的。此外,與家屬密切合作,理解他們的需求和關注點也是必要的。透過有效的溝通,可以更好地把握安寧療護的介入時機。
以終為始的醫學照顧
對於失智和COPD患者,提供以終為始的醫學照顧至關重要。這意味著從早期開始就討論臨終關懷和安寧療護的選項,以便更好地準備面對未來的挑戰。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