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上腺位於脊柱兩側,分為髓質和皮質兩部分。體內自然產生的類固醇對於許多生理過程至關重要,並且在醫學中也有廣泛應用。為了確保安全有效地使用這些藥物,應遵循醫師指導並瞭解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和益處。
腎上腺製造重要的生命荷爾蒙,它在哪裡?
腎上腺位於脊椎兩側,每個有一個稍微膨脹的部分稱為腎上腺髓質和一個圍繞在腎臟上方的小扁平部分稱為腎上腺皮質。腎上腺是身體中至關重要的器官之一,因為它們產生許多維持身體生理機能所需的賀爾蒙。
1. 腎上腺位置:腎上腺位於脊椎兩側,與腎臟的位置相近。
2. 髄質腎上腺:腎上腺髄質主要負責應激反應,產生正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Adrenaline)等賀爾蒙。
3. 皮質腎上腺: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賀爾蒙、鹽皮質賀爾蒙和性腺賀爾蒙,參與調節血糖、血壓和電解質平衡等。
4. 生理功能:腎上腺賀爾蒙對於抵抗壓力、維持血糖穩定以及調節體內水鹽平衡至關重要。
5. 形狀與大小:每個人的左右腎上腺大致相同,但可能會因遺傳因素而有些微差異。一般而言,成人的左腎上腺比右腎上腺稍大一些,這是因為左腎上腺受到心臟搏動的影響較大。
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腰痠背痛、肥胖、高血壓等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以排除腎上腺相關問題。
人體內原本就存在類固醇
人體內原本就存在類固醇,如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腎上腺皮質荷爾蒙替代療法(HRT)、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治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若需要使用這些藥物,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
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透過口服或注射給藥,起效時間因藥物而異,通常為數小時至數天。其作用機制是抑制免疫反應和減少發炎。此治療方法適用於多種免疫相關疾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風濕病、過敏性鼻炎等。因為這類疾病多由身體異常免疫應答導致,此時使用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可有效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
腎上腺皮質荷爾蒙替代療法(HRT)
腎上腺皮質荷爾蒙替代療法(HRT)涉及長期服用處方劑量的外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來補充體內缺乏的荷爾蒙。具體劑量和頻率取決於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醫生指導。此方法適合於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引起的病症。由於內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需要外源性補充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免疫調節劑
免疫調節劑包括多種類型,如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Methotrexate(MTX)等,需遵循醫囑定期口服或靜脈注射。這些藥物能夠調節身體的免疫反應,降低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性,從而減輕症狀。對於自體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生物製劑治療
生物製劑治療是一種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蛋白質藥物,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等,按醫囑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這類藥物針對特定的細胞因子或感受器發揮作用,可用於治療多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和某些癌症。它們能靶向地調節免疫反應,減少不必要的免疫應答。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主要有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片等,可透過口服或外用方式緩解症狀。此類藥物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能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減輕發燒、疼痛等症狀。對於輕度到中度的急性期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在應用上述治療措施時,應注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可能導致免疫抑制和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在接受任何治療前,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並進行全面評估。

身體會自動調節體內類固醇濃度
體內類固醇濃度的維持是身體在生理學上的自我調節過程,其原因如下:
1. 類固醇感受器具有高親和力。透過與特定賀爾蒙結合,感受器可以調節基因表達,從而控制類固醇合成。
2. 賀爾蒙分泌受到正向和負向反饋調控。例如,皮質醇水平升高時,促進ACTH的釋放以抑制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的功能。
3. 身體對於長期暴露於過量類固醇的情況有適應能力。例如,在高壓環境下工作或訓練時,身體可能暫時提高皮質醇水平以支撐壓力下的生理需求。
4. 體內存在類固醇分解酶P450scc來調節皮質醇的產生。該酶能夠將皮質醇轉化為可溶於血液的皮質酮,並影響其在體內的循環時間。
5. 表達在腎上腺束狀帶中的類固醇合成相關基因受到多種因素的調控。這些因素包括血清葡萄糖、氨基酸以及某些神經傳遞物等,它們都能夠影響基因的表達模式,從而達到調節類固醇合成的目的。
以上五點均涉及到身體對類固醇濃度進行自我調節的方式。
類固醇用途廣,一年開出1.08億筆口服藥物處方
類固醇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因此其應用廣泛。根據2021年全球藥物銷售資料,類固醇在口服劑型中的年處方量約為1.08億張。
1. 類固醇可用於抗炎和免疫調節。例如普賴鬆(Prednisone)透過抑制白介素等發炎因子發揮作用,可減輕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炎反應,緩解發燒、發紅、腫脹及疼痛等症狀。
2. 類固醇還常用於治療腎病症候群。地塞松(Dexamethasone)能夠促進尿液中蛋白質的排洩,從而改善水腫情況,並有助於控制蛋白尿水平。
3. 口服類固醇也常被用於替代療法以補充體內缺乏的賀爾蒙。如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可以有效地提高血糖濃度,在某些內分泌疾病或身體應激狀態下使用。
4. 靜脈注射類固醇也可用於急性發作期的快速控制病情。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可透過抑制細胞活化來迅速減少組織傷害,通常作為短期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5. 此外,由於其強大的免疫抑制效果,類固醇還可用於器官移植後的排斥預防。環孢素(Cyclosporin)與普賴鬆(Prednisone)合用能有效延長移植物存活時間。
使用類固醇時需注意劑量控制以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行用藥。

口服類固醇應用範圍廣為最大宗
口服類固醇的應用範圍廣泛,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和醫療狀況。它們透過調節免疫反應、抑制發炎等機制發揮作用。
該藥物可用於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也可用於減輕過敏症狀或輔助治療某些癌症。在使用前需評估患者是否存在禁忌證,並密切監測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除了上述提及的情況外,口服類固醇還適用於腎病症候群、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在未經醫生指導的情況下不宜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改用藥時間以減少潛在風險。
水牛肩、月亮臉真無可避免?
水牛肩和月亮臉通常可以預防,透過適當的運動訓練、正確的飼養管理、定期的獸醫檢查、合理的營養補充以及環境控制與衛生維護。
適當的運動訓練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有助於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根據寵物年齡和身體狀況制定運動計劃,每天定時帶寵物進行適度的散步或玩耍。
正確的飼養管理
正確的飼養管理包括提供適宜的食物和飲水條件,以及保持生活環境清潔衛生,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確保食物新鮮乾淨且符合寵物所需營養成分;同時定期清理狗舍及周圍區域。
定期的獸醫檢查
定期的獸醫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並治療潛在疾病,降低發生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按照獸醫師建議的時間表帶寵物進行體檢,如有異常應及時諮詢專業意見。
合理的營養補充
合理的營養補充可以保證寵物獲得均衡的飲食,支援其健康成長。選擇高質量的寵物食品,並根據寵物年齡、體重等個體差異調整餵食量。
環境控制與衛生維護
良好的環境衛生有助於防止疾病的傳播,對寵物的健康至關重要。定期打掃狗舍內外,保持乾燥整潔;並注意監測天氣變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若上述措施無效或症狀加重,應立即帶寵物到正規動物醫院就診。

階梯式停藥,避免戒斷症候群、疾病反彈
階梯式停藥透過逐步減少藥物劑量、提供心理社會支援、制定個體化戒斷計劃、非依賴性藥物輔助戒斷以及建立緊密的醫療監測關係等措施來預防戒斷症候群和疾病反彈。
逐步減少藥物劑量
逐步減少藥物劑量可以降低身體對藥物的依賴程度,使身體逐漸適應較小的藥物劑量。根據醫生指導逐步減少藥物劑量,確保平穩過渡。
提供心理社會支援
提供心理社會支援可以幫助患者應對戒斷過程中的情緒波動和壓力,幫助順利度過階梯式停藥階段。透過心理諮詢或小組互助等方式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援與鼓勵。
制定個體化戒斷計劃
制定個體化戒斷計劃考慮了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個人差異,有助於最佳化階梯式停藥策略並提高成功率。由專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並定期評估和調整。
非依賴性藥物輔助戒斷
非依賴性藥物輔助戒斷可緩解因突然停止使用某些藥物引起的不適症狀,如焦慮或失眠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非依賴性藥物,在階梯式停藥過程中輔助管理症狀。
建立緊密的醫療監測關係
建立緊密的醫療監測關係便於及時發現並處理階梯式停藥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戒斷症狀加劇或其他健康問題。確保患者與主治醫師保持密切聯系,以便在整個階梯式停藥過程中得到適當的醫學關注。
若在階梯式停藥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戒斷症狀或病情反覆,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類固醇是雙面刃
類固醇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治療藥物,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副作用。
類固醇可以抑制免疫反應,減少發炎反應,從而達到治療皮膚問題的目的。但長期使用會導致皮膚薄化、毛髮脫落等副作用。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會導致皮膚變薄、易受傷害、色素沉澱、毛髮脫落等副作用。
需要進行皮膚檢查以評估皮膚狀況,還可能包括血液檢測以評估荷爾蒙。治療可能包括調整類固醇用量、使用低敏性皮膚護理產品以及光療等非藥物治療方式。
患者應注意避免長時間高劑量使用類固醇,並按醫囑調整使用量和頻率,以減少對皮膚的不良影響。

1分鐘醫學教室│類固醇脈衝治療
類固醇脈衝治療、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免疫調節劑治療等均是類固醇脈衝治療的治療措施。若症狀無改善或加重,應立即就醫。
類固醇脈衝治療
類固醇脈衝治療通常包括大劑量靜脈注射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或其他類固醇藥物,通常為每週一次,持續數週至數月。此方法透過迅速抑制免疫反應來控制病情活動度,適合於急性期緩解症狀。其機制是透過減少白介素-1β、TNF-α等促炎因子的產生,從而減輕發炎反應。
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
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涉及長期服用普賴鬆(Prednisone)或其他口服類固醇藥物,可能需要調整劑量。該措施能快速抑制免疫應答,對多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有效。因為類固醇具有非特異性地抑制免疫細胞活性的作用。
免疫調節劑治療
免疫調節劑治療包括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等藥物,需定期監測血液指標。這類藥物旨在穩定病情,防止病情進展。它們作用於不同的免疫途徑,如干擾T細胞活化或抑制B細胞增殖。
患者在接受類固醇脈衝治療期間,應注意營養均衡,可適當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功能。但需避免高糖飲食,以免影響類固醇的療效。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