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晚期水腫灌腸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晚期患者出現水腫、灌腸的情況,可能是由於低蛋白血症、心臟衰竭等疾病因素引起。此時需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尿毒症晚期患者出現水腫、灌腸的情況,可能是由於低蛋白血症、心臟衰竭等疾病因素引起。此時需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原因

低蛋白血症

由於尿毒症晚期患者的腎臟功能下降,會出現白蛋白降低的現象,從而導致血液膠體滲透壓降低,使血管內的水分滲入組織間隙中,引發水腫症狀。若同時伴有腹瀉現象,則會導致體內液體流失較多,容易誘發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發生。此時則需遵醫囑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予以緩解,並且注意補充葡萄糖注射液以及緩釋鉀(Potassium chloride)等藥物。

心臟衰竭

當尿毒症晚期的患者存在高血壓或糖尿病病史時,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靜脈系統壓力增高,致使微血管內靜水壓增大,從而形成水腫情況。而當腹腔積液壓迫腸道時,可影響大便排出,進而出現灌腸現象。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劑予以減輕水腫,還可聯合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醣祿(Acarbose)等藥物控制血壓與血糖水平。

治療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若因尿毒症晚期長期透析而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可能會誘發感染性疾病,如結核桿菌感染等。此時也會刺激區域性黏膜並產生炎性分泌物,表現為膿腫及大量黃色稀水樣物質流出等症狀。此時應積極遵醫囑服用抗結核類藥物,例如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藥物予以治療。如果併發有細菌感染,則還需搭配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鉀鹽青黴素V等抗生素藥物共同治療。

此外,還可能為肝硬化所致,但具體原因需結合個人詳細情況進行分析。在此期間應注意飲食護理,適當增加飲水量,促進排洩,有助於病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