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尿毒症病人的血紅素濃度低於正常值,並且出現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則可以診斷為貧血。此時需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治療,如鐵缺乏性貧血、慢性失血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等非免疫性因素導致的疾病,以及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等免疫性因素導致的疾病。
一、非免疫性因素導致的疾病
鐵缺乏性貧血
由於長期慢性腎功能不全導致體內鐵利用障礙而引起的貧血,可給予口服或靜脈補充鐵劑,比如琥珀酸鐵(Ferrous Succinate)緩釋片、山梨醇枸櫞酸鐵膠囊等藥物。
慢性失血性貧血
由於長期有慢性失血的情況,從而引起貧血的症狀,一般需要針對原發性疾病進行治療,同時輔以補血治療,常用的補血藥包括葉綠素銅鈉片、維他命B12片等。
營養不良性貧血
由於長期飲食不佳或者消化吸收不良而導致營養物質攝入不足所造成的貧血,建議及時改善低蛋白血症和缺鐵性貧血,平時要注意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等。
其他情況
若存在維他命B12、葉酸缺乏等情況,也可能影響到造血系統,進而誘發貧血。對此應遵醫囑使用葉酸、維他命B12片等藥物來改善症狀。
免疫性因素導致的疾病
再生不良性貧血
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所致,患者常表現為貧血、出血、易感染等症狀。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環孢素(Cyclosporine)、氨甲磺酸鹽(Ethamsylate)等藥物治療,必要時需採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予以根治。
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
該病會導致病人外周血中的無效造血細胞增多,進而造成貧血、白血球減少、血小板下降等情況發生。一旦確診後,可在醫生指導下採用化療的方式進行處理,常用化療藥物包括鹽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片、地塞松(Dexamethasone)等。
除了以上常見病因以外,還可能是因急性輻射病等因素導致。因此當發現自身出現上述情況以後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在明確具體病因後再積極配合醫生做相關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