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高鉀血症時,通常提示腎功能受損嚴重。此時需積極進行治療,並注意對患者的血液動力學、呼吸狀況等進行監測,及時發現異常並處理。同時要注意營養支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體徵
血壓
當血壓升高明顯時,可見顏面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等症狀;而低血壓狀態可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嘔吐、面色蒼白、肢端溼冷、意識障礙等。
呼吸
若呼氣深大,則提示二氧化碳瀦留,可能出現發紺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症狀。
其他
還可觀察到神志淡漠、反應遲鈍、譫妄或躁動不安等情況,甚至發生昏迷。
實驗室檢查
血糖水平
正常值為3.9-6.1mmol/L,若血糖持續增高則提示糖耐量減低,甚至發展成糖尿病。
電解質及代謝物檢測
包括血清鉀、鈉、氯、鈣、鎂、磷以及酸鹼平衡紊亂情況等,其中以血鉀水平最為重要,其正常範圍為2.5-5.0mmol/L。若超過此數值則考慮存在高鉀血症的情況。
影像學檢查
透過腎臟超音波檢查可以瞭解雙側腎臟大小是否對稱,是否存在萎縮現象,還可以測量出腎皮髓質厚度,從而判斷腎小球濾過率。如果該指標在12mm左右,則說明腎功能已經受到傷害。
治療
一般治療
應限制液體輸入量,遵醫囑根據體重計算出入液量的比例。還要避免應用有潛在腎毒性作用的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等。
排鉀性利尿劑
常用螺內酯(Spironolacton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鉀離子,緩解不適症狀。
碳酸氫鹽製劑
靜脈輸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後,可以使血pH值上升,促進鉀離子從細胞外向細胞內的轉移,進而降低血鉀濃度。
血液清潔療法
必要時可透過血液清潔的方式清除多餘的鉀離子,改善高鉀血症的症狀。
飲食調理
日常生活中要嚴格控制含鉀食物的攝入,如橘子、柳丁、香蕉、乾果類食品等。還要減少富含鉀的食物,如醬油、味精、堅果等。另外也要盡量少吃加工類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