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的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或喪失全部功能。根據病理改變的不同可分為原發性尿毒症和繼發性尿毒症,對於尿毒症三期患者來說,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據病因來判斷。
原發性尿毒症
遺傳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多數人患有此病,則後代患病的風險會增加,通常無法治癒。建議此類人群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飲食護理及藥物治療等方法延緩病情進展。
免疫系統異常
如類風溼關節炎、紅斑狼瘡等疾病可導致自身抗體產生,進而引起抗原抗體反應,累及腎臟而出現尿毒症。此時需積極控制原發病,並遵醫囑使用類固醇、細胞毒性藥物等抑制身體免疫應答,緩解病情後可使尿毒症得到較好控制,但一般不能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糖尿病腎病
由於長期血糖升高對微血管造成傷害而導致一系列併發症,其中就包括糖尿病腎病,從而發展為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這種情況下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二甲雙胍(Metformin)片、醣祿(Acarbose)等降糖藥進行治療,必要時還需注射胰島素以穩定血糖水平,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與微量元素,以維持營養平衡。此外,也可透過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方法清除體內代謝廢物、調節水電解質以及酸鹼平衡紊亂,部分患者還可接受腎臟移植手術改善症狀。
高血壓腎病
若因血壓驟然增高並持續不降所致的腎實質損害,也會逐漸發展至尿毒症。此時需及時應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利尿劑降低血容量、減少心排出量,促使血壓下降。待水腫消退、血壓恢復正常後,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可能復發,故不可掉以輕心。
其他原因
比如慢性酒精中毒、高鈣血症等原因均可引發尿毒症,此時應及時去除誘因,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但由於其病變部位已經發生不可逆性的改變,所以一般難以治好。
繼發性尿毒症
如果是由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斑等繼發於其他系統的疾病,侵犯到腎臟所引起的尿毒症,雖然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可以使病情得到緩解,但是並不能完全被治癒。因為這些疾病的病程比較長且容易反覆發作,一旦停藥則可能會再次誘發尿毒症的症狀。
因此,當發現有身體不適的情況時應該儘早去醫院檢查,以便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平時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鍛鍊加強免疫力,有助於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