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能否服用某種藥物與病情有關,如果僅是單純的尿毒症,並未合併其他疾病,則一般可以遵醫囑使用大部分藥物。但如果存在嚴重的併發症,則部分藥物可能不建議使用。
大多數情況下能吃
抗生素類
如盤尼西林類的阿莫西林(Amoxicillin)、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類的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此類藥物適用於治療因細菌感染導致的各種炎症性疾病,比如肺炎、支氣管炎以及膀胱炎和腎盂腎炎等。
抗病毒類
常用的有恩替卡韋(Entecavir)、韋立得(Vemlidy)等,可用於治療病毒感染引起的B型肝炎,還可用於治療愛滋病。
免疫抑制劑
如環磷醯胺片、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等,可應用於器官移植後或惡性腫瘤術後預防排斥反應及防止腫瘤復發的情況。
降壓藥物
常用包括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主要用於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初始治療,也可用於中、重度原發性高血壓的單用治療。
降糖藥物
如二甲雙胍(Metformin)、格列美脲(Glimepiride)等,用於單純飲食控制療效不佳的肥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在減輕體重和控制血壓的同時,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消化道黏膜保護劑
如鋁碳酸鎂、瑞巴派特(Rebamipide)等,對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壓力性潰瘍等疾病的患者均有一定效果。
止痛藥
如布洛芬(Ibuprofen)、吲哚美辛(Indometacin)等非甾體消炎止痛劑,具有解熱、鎮痛、消炎的作用,常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疼痛,也可以選擇及通安錠(Tramadol+Acetaminophen)進行治療。
營養補充劑
由於長期慢性腎臟病發展為尿毒症時,會導致身體代謝產物蓄積而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此時需要給予複合α酮酸片、葡萄糖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等藥物改善水電解質平衡失調,還需要口服維生素D滴劑、碳酸鈣片+維生素D3等藥物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利尿藥
如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主要作用於腎臟遠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透過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對水的重吸收,從而發揮明顯的利尿作用。
除上述常見的藥物外,還可能是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但具體用藥需根據醫生指導規範使用,避免擅自更改劑量或者停藥,以免影響到疾病的恢復。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幫助延長生存時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