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性失眠:非藥物療法推薦

分類: 睡眠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4.05
本文介紹了憂鬱症患者常見的睡眠障礙,並提出了一些非藥物治療方法如運動療法、光照療法、針灸治療等來改善症狀。對於持續存在的憂鬱症狀,建議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憂鬱症睡眠障礙

憂鬱症患者的睡眠障礙通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或睡眠維持困難。

這是因為憂鬱症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中調節情緒和生理功能的化學物質平衡,包括5-羥色胺、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會導致睡眠模式紊亂,進而引發睡眠障礙。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焦慮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時,也可能會出現失眠的症狀。因為上述疾病均會引起大腦皮層持續處於興奮狀態,導致入睡困難的現象發生。

針對憂鬱症睡眠障礙,建議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適當運動放鬆心情,有助於改善症狀。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帕羅西汀(Paroxetine)、氯硝西泮(Clonazepam)片等藥物治療。

憂鬱症睡眠過度

憂鬱症伴隨睡眠過度可以考慮運動療法、光照療法、針灸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方法來改善症狀。如果症狀沒有緩解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的治療。

運動療法

定期規律地參與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可促進大腦內血流增加,改善腦功能狀態。研究證實,運動能促進5-羥色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這些遞質對情緒調節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長期堅持運動還可形成良性循環,即透過提高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來進一步增強身體活動水平。

光照療法

患者需要每天固定時間接受特定波長範圍的人工光源照射,通常為早晨或中午時分。此方法利用日光模擬器發出接近自然陽光的光線作用於人體皮膚表面,能夠調節生物鐘紊亂現象,緩解因季節變化引起的失眠等問題。還可以誘導褪黑賀爾蒙分泌,其具有鎮靜催眠效果。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是將特製的針具按照一定穴位刺入人體皮下組織,在專業人員操作下進行捻轉提插等手法刺激穴位的一種傳統中醫療法。一般每次治療30分鐘左右,每週2~3次。中醫認為憂鬱證屬於氣機鬱滯範疇,透過針灸可以調節氣血執行,緩解情志不暢所致的症狀。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針灸可以影響神經系統功能,改善情緒狀態。

除了上述推薦的治療方法外,保持均衡飲食也是管理憂鬱症相關睡眠障礙的重要組成部分。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有助於改善情緒穩定性,而高糖食品則應盡量減少攝入,以免加重晚間焦慮感。

憂鬱症失眠怎麼辦

憂鬱症失眠可以透過運動療法、鬆弛療法、針灸治療、認知行為療法等非藥物治療方法來改善。若症狀持續不緩解,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安眠藥。

運動療法

建議患者每天規律地進行適度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通常可安排在下午或傍晚。因為此時身體處於較為活躍的狀態,有助於促進大腦內5-羥色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幫助緩解憂鬱情緒,從而改善睡眠品質。

鬆弛療法

鬆弛療法透過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來幫助個體識別並控制身體上的緊張感,一般每日練習一至兩次。此方法有助於減少因焦慮引起的失眠問題。它能夠提高個體對自身身體反應的認知水平,從而更好地應對壓力和不適感。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需要由專業醫生操作,在特定穴位上進行刺激,每次治療時間約30分鐘至60分鐘不等。中醫認為憂鬱症失眠多由情志不暢、氣血失調所致,而針灸具有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因此能有效緩解相關症狀。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通常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提供,包括面談和其他技術,持續數週至數月不等。該方法旨在幫助個體識別並改變消極思維模式,減輕由這些思維模式導致的失眠問題。研究表明,這種治療方法對於改善憂鬱症患者的睡眠品質非常有益。

安眠藥

安眠藥需遵醫囑服用,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確定劑量及使用頻率。安眠藥透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來增強睡眠效果。對於存在明顯入睡困難或維持睡眠障礙的憂鬱症患者而言,適當使用安眠藥可以幫助緩解失眠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出現嚴重的憂鬱伴隨失眠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心理評估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憂鬱症症狀

憂鬱症的症狀包括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或喪失、疲勞遲鈍、自我價值感下降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並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情緒低落

憂鬱障礙患者存在持續的心境低落,其可能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導致5-羥色胺、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減少。這種情感狀態通常瀰漫在整個日常生活中,且無法透過外部因素改善。

興趣減退或喪失

由於大腦功能受到抑制,涉及情感調節的大腦區域活動減弱,導致對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失去興趣和愉悅感。這些興趣缺失可能表現在以前喜歡的活動中,如愛好、社交互動等。

疲勞遲鈍

能量消耗增加但供能不足是產生疲勞的原因之一。長時間的精神壓力會導致身體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增加代謝率並降低能量儲備。這種疲勞往往是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伴隨著白天犯困、晚上失眠等症狀。

自我價值感下降

當個體經歷持續的情緒低落時,往往會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這可能導致自我貶低的想法,進而影響到自我感覺。這種自我評價的變化可能表現為過度關注缺點和失敗,忽視自身優點和成就。

注意力難以集中

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憂鬱症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存在異常,導致信息處理能力受損。患者可能會感到思維漂移、做事情效率低下等問題,在完成任務時遇到困難。

針對憂鬱症的症狀,建議可以進行臨床評估、心理量表測試等以確定診斷。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抗憂鬱藥舍曲林(Sertraline)、文拉法辛(Venlafaxine)等;以及認知行為療法等心理干預。患者應注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同時可適當進行運動鍛鍊,如散步、瑜伽等,有助於緩解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