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存在腎臟疾病的患者而言,在病情進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時,常需要進行透析治療。此時患者的常見護理診斷包括功能障礙、潛在併發症、資源消耗等,並需積極針對上述診斷,採取針對性措施。
功能障礙
營養不良
由於長期蛋白質和能量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所致,可出現體重下降、肌肉萎縮等症狀。在飲食上應給予高蛋白、低脂、適量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案,以促進身體恢復。
代謝性酸中毒
由於體內產生大量乳酸而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所致,表現為食慾缺乏、噁心嘔吐、呼吸深大等。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酸鹼平衡紊亂的情況,改善不適症狀。
水電解質失衡
主要表現為低血鉀症、高磷血症、高鎂血症以及水中毒等情況。若為低血鉀症,則需遵醫囑補充氯化鉀注射液(KCL Inj),維持體內電解質穩定。若為高鉀血症,則需限制含鉀藥物的攝入,必要時予以血液清潔治療。若為高磷血症,則需控制磷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嚴重者還需進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療。若為高鎂血症,則需遵醫囑靜脈注射硫酸鎂溶液進行治療。
貧血
可能與造血原料缺乏及鐵利用障礙等因素有關,除貧血外還可伴有乏力、頭暈等症狀。可適當進食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等,同時配合葉酸、維他命B12片等藥物治療。
潛在併發症
心腦血管疾病
由於尿毒症患者腎功能衰竭,導致內分泌失調,引起血壓升高、血糖升高等情況發生。因此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同時還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呋塞米(Furosemide)等,將血壓、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感染
由於尿毒症患者免疫系統低下,易誘發各種細菌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一旦發現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進行抗炎治療。
資源消耗
因尿毒症患者需定期前往醫院進行規律透析,以維持身體正常運轉,故其常見資源消耗包括血液透析、口服補液鹽等。對此建議家屬做好陪護工作,幫助患者按時服藥、規律透析,從而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除此之外,還可能存在營養過剩、焦慮情緒等問題。對於營養過剩者,建議透過調整飲食結構來解決此問題。而對於焦慮情緒者,可透過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若經評估後無法自理,還可尋求專業心理醫師的幫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