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毒症是各種晚期腎病持續發展的結果,患者會出現水腫、高血壓、貧血、酸中毒或代謝性中毒等表現。此時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
一般治療
限制液體量
由於慢性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受損嚴重,導致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出現血壓升高、水腫加重等情況。因此,在飲食上要控制水的攝入,建議每天的液體量不超過1000-1500ml,並且在排尿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尿的顏色、尿量來判斷是否有效。
低蛋白血症的處理
慢性尿毒症患者常伴有營養不良,表現為體重減輕、乏力等症狀,還會出現低蛋白血症的情況。此時應給予高蛋白、低脂飲食,以促進身體恢復,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進行補充。
改善貧血
若慢性尿毒症患者存在缺鐵現象,則可能會引起繼發性紅血球生成減少而發生貧血。對此可以適當進食富含鐵的食物,比如瘦肉、動物肝臟等,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葉綠素銅鈉片等藥物進行改善。
4.改善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如果慢性尿毒症患者出現了明顯的電解質紊亂以及酸鹼失衡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進行補鉀、糾酸、補鈣、補鎂等治療,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藥物治療
對於慢性尿毒症患者而言,還需要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利尿劑,螺內酯(Spironolacton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抑制醛固酮類藥物,硝苯地平(Nifedipine)、貝那普利(Benazepril)等降壓藥,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改善酸中毒的藥物等。
手術治療
如果條件合適,慢性尿毒症患者還可以考慮採取腎臟移植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從而達到長期帶瘤生存的目的。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尿毒症患者的具體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有藥物均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避免盲目用藥而導致病情加重。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