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尿毒症的原因較多,通常可分為原發性因素和繼發性因素。其中原發性因素包括慢性腎臟病、急性腎傷害等,而繼發性因素常見於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
原發性因素
慢性腎臟病
指各種病因持續作用於腎臟後導致的慢性進行性或不可逆病理改變,最終出現一系列臨床症候群,其主要特徵是緩慢進展的腎功能損害,逐漸加重的以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內分泌失調為表現的臟器功能受損,直至發展為尿毒症。
急性腎傷害
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短時間內腎功能急劇下降,從而引發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若短期內無法去除誘因,則可能進一步發生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可發展成尿毒症。
繼發性因素
糖尿病腎病
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胰島素與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所致的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血糖控制不佳而導致的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之一,長期高血糖刺激可使大血管、微血管受到損害,晚期可導致腎小球硬化,嚴重時可發展成為尿毒症。
高血壓腎病
指原發性高血壓併發慢性腎衰竭,主要是因為血壓升高導致腎實質缺血、壞死,進而造成雙側腎小動脈瀰漫性玻璃樣變、增生硬化,使電荷濃度分佈失常,出現了濾過膜通透性增加的情況,最後可能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狼瘡腎炎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產生抗原抗體反應,形成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腎臟,對腎臟產生損害,如果病情遷延不愈或者反覆發作,可能會累及到腎臟組織,最終導致慢性腎衰竭,甚至是尿毒症。
其他情況
如梗阻性腎病、安卡性腎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過敏性紫斑性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炎相關性腎炎、乙肝病毒相關腎炎、甲亢相關性腎病、澱粉樣變性腎病等疾病,均可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臨床上誘發尿毒症的因素比較多,而且發病機制較為複雜,所以當患有以上原發性疾病或者是繼發性疾病時,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配合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另外建議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鍛鍊加強免疫力,並遵醫囑定期複查。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