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胸悶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貧血、心包炎、高血壓性心臟病等疾病導致,也可能與肺部感染有關。建議及時就診明確原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非病理性因素
尿毒症是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期的表現,會導致腎臟不能夠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水分,引起水電解質以及酸鹼平衡失調的情況發生。若此時飲水量過少或未及時補充水分,則可能會造成血容量不足從而引發低血壓的情況發生,可表現為乏力、頭暈等症狀。當身體供血不足時則會影響心臟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功能,進而影響到患者的呼吸系統,所以會出現胸悶的現象。此時可以透過增加飲水量來改善症狀,必要時也可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藥物緩解水腫情況。
病理性因素
貧血
由於長期慢性消耗或者攝入不足等原因所導致,會造成體內紅血球減少,使組織缺氧而出現一系列不適症狀,如面色蒼白、胸悶氣短等。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透過硫酸亞鐵(Ferrous Sulfate)緩釋片、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等藥物來進行改善貧血治療。
心包炎
通常是由細菌病毒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所誘發的心臟疾病,患病期間由於心肌受到傷害而導致心率加快,還會伴有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透過頭孢曲松(Ceftriaxone)、青黴素G(Penicillin G)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高血壓性心臟病
通常是由於遺傳、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所導致,患病後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從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也會伴隨胸悶、憋喘、心悸、出冷汗等症狀。此時可以遵醫囑應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等降壓藥物控制病情進展。
肺部感染
由於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等因素所致,常會引起咳嗽、咳痰、發燒、呼吸不暢等情況發生。若未能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處理,還可導致高燒痙攣、休克等情況的發生,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此時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應用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廣譜抗菌素類藥物進行消炎治療。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如果存在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況也有可能會出現此類表現。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過於激動。同時還要注意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均衡,適當運動鍛鍊加強免疫力。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