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兒童患有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衰竭等原發性腎臟疾病時,病情比較嚴重。但如果只是由於繼發性因素所導致的尿毒症,則不嚴重。
如果兒童患有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衰竭等原發性腎臟疾病時,病情比較嚴重。但如果只是由於繼發性因素所導致的尿毒症,則不嚴重。
急性腎絲球腎炎
通常是鏈球菌感染或免疫系統異常等因素引起的,會導致兒童出現少尿、無尿等症狀,並且還會伴有水腫、高血壓等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此時是比較嚴重的,需要遵醫囑使用類固醇進行治療,比如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片、普賴鬆(Prednisone)等,能夠起到抗炎的作用,幫助控制病情發展。
慢性腎衰竭
可能與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原因有關,在早期可能會出現身體乏力、腰痛等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貧血、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可以遵醫囑服用醣祿(Acarbose)、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改善症狀,也可以遵醫囑透過腹膜透析術、血液透析等方式治療。
繼發性因素
若患兒存在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而這些疾病又可引起腎臟損害,從而進一步加重原有疾病的進展,最終可能導致尿毒症的發生。對於此類情況則並不嚴重,積極治療和管理好基礎性疾病即可。
其他原因
若是因遺傳性因素、先天發育不良等原因所致的尿毒症,一般也不嚴重,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手術治療、替代療法等,通常預後較好。
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明確具體病因後再配合醫生對因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避免攝入過多高鹽食物,例如鹹菜、臘肉等,以免增加水鈉瀦留的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