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紹了幾種不同型別的結石及其相關症狀和治療方法。其中,感染性結石需及時處理;輸尿管結石可引起腰腹疼痛及血尿;甲狀腺結石多採用手術方式移除;而尿管結石則常伴隨尿道不適及血尿,並提示存在泌尿系統問題,若持續發展應及時就醫。面對各種類型的結石,應瞭解其特點與相應處理方法,以確保得到適當的醫療護理。
感染性結石
感染性結石需要及時處理。
感染性結石主要由細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引起,這些細菌產生特定的酶類,促進鈣鹽和其他礦物質沉積。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尿路阻塞、腎功能損害甚至感染擴散至周圍組織。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代謝異常或長期臥床等狀況,也可能會增加感染性結石的風險。
對於感染性結石,應避免攝入過多富含草酸或鈣的食物,並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促進排洩。
輸尿管結石
輸尿管結石可能導致腰腹部疼痛、血尿等不適症狀。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系統疾病,當結石移動時會刺激輸尿管壁,導致腰部鈍痛或腸絞痛,並伴隨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異常的症狀。
如果患者存在腎功能不全或者有長期使用利尿劑的歷史,則更容易發生輸尿管結石。因為這些因素會導致腎臟產生更多的鈣質沉澱,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對於輸尿管結石,應避免食用高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於促進結石排出。

甲狀腺結石
甲狀腺結石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甲狀腺結石多為甲狀腺腺瘤或慢性發炎引起的繼發性改變,質地較硬且易發生惡變,因此需透過手術切除以防止病情進展。
如果患者存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則可遵醫囑使用甲硫嗎唑錠(Methimazole)、僕樂彼錠(Propylthiouracil)等抗甲狀腺藥物控制症狀後,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針對甲狀腺結石的治療應由專業內分泌科醫師評估後決定,避免盲目自行用藥加重病情。
尿管結石前兆
尿管結石可能的前兆包括尿道灼熱感、尿頻、尿急、尿痛以及血尿,這些症狀通常表明泌尿系統出現了問題。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尿道灼熱感
尿管結石可能堵塞尿路,導致尿液滯留和細菌滋生,發炎刺激尿道黏膜,從而引發尿道灼熱感。這種不適通常出現在排尿時,可能伴隨有燒灼感或刺痛。
尿頻
當存在尿管結石時,由於結石刺激膀胱壁,會導致膀胱敏感性增加,進而出現尿頻的症狀。患者可能會頻繁地感到尿意,即使只有一點點尿液也需要立即排尿。
尿急
尿管結石會刺激膀胱三角區,使膀胱平滑肌收縮頻率加快,從而引起尿急的現象發生。患者會出現突然強烈的排尿慾望,難以控制,常伴有尿失禁的情況。
尿痛
尿管結石移動時會造成尿道黏膜傷害,導致尿道內神經暴露,此時受到尿液刺激後就會產生疼痛的感覺。此外,還可能是由於結石刺激尿道黏膜,導致區域性水腫和發炎反應,進一步加重疼痛。疼痛一般集中在尿道口附近,可能呈銳痛或腸絞痛。
血尿
尿管結石可劃破泌尿系統組織,如腎盂、輸尿管等,導致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形成血尿。血尿通常為鮮紅色或茶色,有時可能伴隨有血塊。
針對尿管結石的診斷,建議進行超音波檢查以評估結石的位置和大小。對於疑似尿管結石引起的上述症狀,應避免攝入可能導致結石形成的物質,如草酸鹽含量高的食物。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於促進結石排出,減少其對尿道的刺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