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紹了尿路結石的成因與預防措施。尿路結石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如代謝異常或泌尿道感染所導致的,其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等。若確診為尿路結石,則需要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治療。對於某些型別的結石,飲食調整可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並非全部適用。
尿路結石原因
尿路結石可能由代謝異常、尿路阻塞、長期臥床、泌尿道感染、藥物因素等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代謝異常
代謝異常包括鈣磷代謝紊亂、草酸鹽代謝障礙等,可能導致鈣鹽、磷酸鹽或其他礦物質結晶析出並形成結石。針對代謝異常引起的尿路結石,可考慮使用檸檬酸鉀或噻嗪類利尿劑進行治療以調節電解質平衡。
尿路阻塞
尿路阻塞阻礙了尿液流動,導致尿液滯留和濃縮,增加了結石形成的機率。對於尿路阻塞所致的結石,手術切除如輸尿管切開取石術是常見的治療方法。
長期臥床
長期臥床會導致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時間過長,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對於長期臥床患者,需要定時翻身、排尿,以減少尿液滯留的時間。
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時細菌產生的毒素和發炎因子可能促進結石形成。抗生素治療是關鍵,例如口服阿莫西林(Amoxicillin)或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可以控制感染,進而預防結石進一步發展。
藥物因素
某些藥物可能會引起尿液中的礦物質濃度增高,從而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如果發現是由藥物引起的結石,則應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更換藥物或調整劑量。
建議定期進行泌尿系統超音波檢查以及血液生化檢查,監測腎功能和電解質水平。飲食方面,患者應注意多喝水,避免高鈣食物攝入過多,如牛奶、豆製品等。
吃什麼可以預防結石
飲食調整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型別的結石,但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有效。攝入綠葉蔬菜、堅果、檸檬、橙汁和脫脂奶等富含營養的食物,幫助維持身體健康,但並不能直接預防所有型別的結石。
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K,能夠增強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功能,促進尿液排出,進而減少鈣鹽沉積。此外還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膳食纖維、維他命C等營養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堅果
堅果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膽醇水平,從而減少結石形成機會。適量攝入還可提供能量支援日常活動需要,並幫助改善皮膚彈性。但不宜過量食用以避免熱量過剩導致肥胖等問題。
檸檬
檸檬中含有的檸檬酸具有溶解礦物質的作用,可以幫助預防結石形成。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抵抗力。
橙汁
橙汁中的檸檬酸和蘋果酸也有助於防止結晶形成並促進已形成的微小晶體排出體外。此外,橙汁富含抗氧化劑和維他命C,這些成分對健康有益。
脫脂奶
脫脂奶中的鈣質幫助鹼化尿液環境,減少磷酸鈣沉澱的機會。同時長期飲用可補足每日所需鈣質,並促進骨骼健康發育。
飲食調整是預防結石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議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量,如西瓜、菠菜等,有助於促進排石。同時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每天至少2L,有助於稀釋尿液,減少結石形成的風險。

尿路結石運動
尿路結石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可導致血液循環加速,從而誘發腎腸絞痛的發生,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血尿的症狀。
對於無症狀且結石小於6毫米的患者,可以透過跳繩、跑步等跳躍性運動促進結石排出;而對於大於6毫米的結石,則不建議透過上述方式排石,以免引起疼痛或傷害輸尿管黏膜。
尿路結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多喝水,適當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量,並減少高鈣食物的攝入,以降低結石形成的機率。同時定期複查泌尿系超音波檢查,監測結石的位置及大小變化。
腎結石利尿
腎結石患者需要遵醫囑服用利尿藥物進行治療。
利尿劑能夠增加尿液的排洩,減少鈣鹽等物質在體內的滯留時間,幫助腎結石的排出。常用的利尿劑包括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但用藥需謹慎遵循醫生指導,避免不當用藥引起不良反應。
如果患者存在雙側腎積水或輸尿管阻塞,則可能會影響尿液的排洩,導致腎結石難以透過尿液排出。上述情況下,雖然使用了利尿劑,但由於尿路不通暢,腎結石仍可能無法順利排出。
對於腎結石患者,建議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並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促進結石排出。同時,應避免高鈣食物攝入過多,以免加重結石形成的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