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結石:處理方法與注意事項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30
本文介紹了腎結石和尿結石的處理方法。腎結石可透過多喝水、蹦跳運動、體位排石、服用利尿劑、服用擴張輸尿管藥物等方法促進其排出;尿結石則需採用多飲水、調整飲食結構、服用非處方止痛藥、體外衝擊波碎石、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措施進行治療。若出現持續或加劇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本文介紹了腎結石和尿結石的處理方法。腎結石可透過多喝水、蹦跳運動、體位排石、服用利尿劑、服用擴張輸尿管藥物等方法促進其排出;尿結石則需採用多飲水、調整飲食結構、服用非處方止痛藥、體外衝擊波碎石、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措施進行治療。若出現持續或加劇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腎結石排出方法

腎結石排出可以採取多喝水、蹦跳運動、體位排石、服用利尿劑、服用擴張輸尿管藥物等方法進行治療。若症狀沒有緩解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多喝水

患者應增加每日飲水量,使每日尿量維持在2000ml以上。促進小結石隨尿液排出,減少結石形成機會。

蹦跳運動

建議患者可採取上下樓梯、慢跑、跳躍等方式進行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為宜。透過重力作用以及肌肉收縮促使結石移動並排出。

體位排石

患者需要選擇仰臥位、側臥位或者俯臥位姿勢來幫助結石排出。改變身體姿勢有助於促進腎臟產生更多的尿液,並且可以使結石更容易地經過狹窄部位而順利排出。

服用利尿劑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利尿劑促進水分排出。利尿劑能夠增加尿液分泌,從而降低尿液濃度,幫助結石排出。

服用擴張輸尿管藥物

患者需遵醫囑使用坦索羅辛(Tamsulosin)緩釋膠囊、定脈平錠(Terazosin HCl)片等α感受器阻滯劑類藥物改善輸尿管痙攣狀態。這類藥物具有鬆弛平滑肌的作用,能緩解輸尿管壁緊張度,提高輸尿管運輸能力,輔助結石排出。

在腎結石排出過程中,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疼痛或引起其他併發症。同時保持充足水分攝入,以促進結石的溶解和排出。

結石多久排出

結石排出時間因人而異,通常取決於結石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存在併發症。較小的結石可能在數天內自行排出,較大的則需要醫療干預。

結石大小

結石直徑小於0.5公分時,由於體積較小,一般可以透過尿液排出體外,其排出的時間可能會相對較短,在2-3天內完成;對於大於0.6公分的結石,則難以透過輸尿管自然排出,需考慮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或手術取石。

結石部位

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通常比膀胱結石更容易被排出,因為腎臟每天產生約180毫升的尿液,這些液體有助於推動小的固體顆粒向下移動。而膀胱本身具有一定的擴張性和收縮性,幫助促進結石順利排洩。

存在併發症

無併發症者由於不存在阻礙因素,所以結石排出速度較快,可能只需要幾天時間即可移除。但若合併感染或其他疾病狀態如尿道狹窄等,則會延長結石排出過程,甚至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個體差異

不同患者的身體狀況及代謝水平也會影響結石排出的速度。年輕且健康的人群新陳代謝快,可加速結石排出;而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年齡增大導致器官功能衰退,易發生便秘等問題,此時結石排出就會受到一定影響。

是否採取促排措施

未使用促排藥物的情況下,僅依賴身體自我調節,結石排出較慢,可能需要幾周至幾個月不等。但如果配合服用檸檬酸鉀片、結石清(K-Citrate)等利尿劑,可以增加尿液量並促進結石溶解或排出,從而縮短排出時間。

建議定期複查以監測結石的位置和大小變化,並遵循醫生指導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預防結石復發。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多喝水,勤排尿,也有助於避免出現不適症狀。

尿結石怎麼辦

尿結石可以透過多飲水、調整飲食結構、服用非處方止痛藥、體外衝擊波碎石、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多飲水

患者應增加每日水分攝入量,建議每天至少喝8杯水。充足的水分有助於促進小結石排出,減少新結石形成,緩解不適症狀。

調整飲食結構

患者平時要合理膳食,盡量少吃菠菜、芹菜、濃茶等草酸含量較高的食物,也不要吃豬肝、鴨肝等含普林高的食物。上述食物可能會導致體內草酸鈣以及尿酸鹽沉積,從而誘發或者加重病情。

服用非處方止痛藥

如果出現劇烈疼痛的症狀時,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Paracetamol)片等藥物止痛。上述藥物能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起到鎮痛的作用,但需注意不可長期大量用藥。

體外衝擊波碎石

透過高能級X光裝置定位後發射衝擊波至結石處,將大塊結石粉碎成較小顆粒以便排出。此方法適合小於2公分且位置易碎化的結石;可作為初次處理方式,較大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療。

經皮腎鏡取石術

屬於微創手術,在區域性麻醉下將一根細管插入腎臟,利用雷射或氣壓將結石擊碎並取出。主要針對大於2公分或多發性複雜性結石;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但也存在感染風險需密切觀察。

此外,對於尿路阻塞引起的尿結石,還應注意避免長時間憋尿,以免加重病情。若結石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嚴重疼痛,應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尿路結石檢查

尿路結石的檢查可能需要進行尿液分析、尿常規、超音波、X光檢查和CT掃描等。由於尿路結石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建議及時就醫並由泌尿科醫生指導進一步診治。

尿液分析

透過檢測尿液中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來診斷是否存在尿路結石。採集新鮮尿樣,在醫院或診所進行即時實驗室分析。

尿常規

評估尿液中白血球、紅血球等指標是否異常,輔助判斷是否存在泌尿系統疾病。通常需要留取晨起第一次排尿樣本,送至檢驗科進行化驗。

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可以顯示腎臟、輸尿管和膀胱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有結構異常,有助於發現尿路結石。患者躺在檢查床上,醫生會在下腹部塗抹耦合劑後使用探頭來回移動以獲取影象。

X光檢查

X射線檢查能夠顯示尿路系統的解剖結構及是否存在異物密度增高影,即結石。患者需仰臥於檢查臺上,暴露腰部區域,由專業人員操作裝置對患者進行拍攝。

CT掃描

CT掃描可提供更為詳細的尿路結構資訊,並能檢出小於1公分的微小結石。患者需橫躺在專用檢查床上,按工作人員指示完成掃描過程。

以上各項檢查均應在空腹狀態下進行,以免食物影響結果準確性。若有不適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建議。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