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存在尿毒症高血壓的患者,在選擇降壓藥物時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耐性等進行綜合考慮。臨床上常用的有5類降壓藥,包括鈣離子拮抗劑、β感受器阻滯劑、利尿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
鈣離子拮抑劑
1.氨氯地平(Amlodipine):適用於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對腎臟病變不引起血鉀升高,可用於合併腎功能減退或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的患者,常見不良反應為面部潮紅、下肢水腫、踝關節疼痛等。
2.硝苯地平(Nifedipine):可擴張動脈和靜脈,降低周邊阻力,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主要用於各種類型高血壓以及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治療,也可用於尿毒症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是輕微頭痛、頭暈、心慌、胸悶、面部潮紅等。
β感受器阻滯劑
常用藥物包括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康肯膜衣錠(Bisoprolol)等,具有良好的降壓效果,同時能保護心臟,減少尿毒症患者出現惡性的心律不整和瘁死的風險,但可能會導致心跳過慢,加重房室傳導阻滯等情況。
利尿劑
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透過排鈉利尿的作用達到降壓的效果,適合於單純收縮性高血壓和老年高血壓初期的治療,但是要注意避免電解質紊亂的情況發生。
四、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
代表性藥物有卡托普利(Captopril)、益壓穩(Enalapril)等,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活性而發揮其降壓作用,該類藥物在臨床應用廣泛,適用於各型原發性高血壓,尤其適用左心室肥大伴鹽敏感性高血壓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刺激感、咳嗽、血管性水腫、低血壓、高鉀血症等。
五、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
代表性的藥物有纈沙坦(Valsartan)膠囊、厄貝沙坦(Irbesartan)等,主要透過特異性的拮抗劑與細胞膜上的AT1型感受器結合,從而起到一定的降壓效果,該類藥物起效較快,並且長期服用也不會產生抗藥性,安全性較高,一般不會影響到患者的腎功能,臨床上較為常用。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