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代謝廢物的功能嚴重受損。尿毒症晚期患者常採用透析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方法進行處理,其中透析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兩種方法。
透析治療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將患者的動脈血或靜脈血透過血管通路引入體外循環裝置,在透析器中與透析液充分接觸後,再把經過清潔的血液回輸至體內,來達到排出水分及改善電解質紊亂的目的。每週3次左右,每次4小時左右,可有效替代腎臟的部分排洩功能,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及清除體內過多的鉀、磷等物質,從而改善症狀,提高生活品質。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時利用腹腔內存在的自然間隙,即髒層和壁層之間有一個潛在的腔隙,使含有一定量溶質的溶液可以在腹膜兩側存在梯度壓差的作用下進行交換,進而可以達到清除毒素和多餘水分的效果。通常每天換液2-4次不等,可根據病情適當調整次數,一般也可起到較好的效果。
藥物治療
鈣調素抑制劑
如環孢素(Cyclosporine),主要作用機制為選擇性地阻斷T淋巴細胞活化,抑制自身抗體產生,抑制免疫反應,並能穩定斑塊狀或節段性壞死型腎小球基底膜,阻止其進展為系膜增生型,可用於防止或推遲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排斥反應,還可用於預防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生。
激素類藥物
常用有普賴鬆(Prednisone),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對緩解病情有一定的幫助。
促紅血球生成素
促進骨髓中的網狀細胞釋放紅血球,增加紅血球數量,從而避免長期低色素貧血導致的各種併發症。
促排藥
如雷公藤素(trypterygine),該藥可透過調節身體的免疫應答而發揮免疫抑制作用,適用於各種系統器官移植術後早期應用,以減輕急性排斥反應,增強療效,減少複發率。
其他
對於合併高鉀血症的患者,還可以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快速利尿,降低血鉀濃度;如果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則需要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比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
此外,尿毒症晚期患者在飲食上也要注意,盡量少吃含水量較高的食物,例如西瓜、雪梨等,以免引起水腫的情況發生。若發現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