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毒症通常是指在短期內出現的腎功能急劇惡化的情況。如果治療及時、恰當,並且患者的身體素質較好,則可能1-2周的時間就可以恢復至正常狀態。但如果病情較重或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則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治療。
若為慢性疾病發展成急性尿毒症的情況,在經過積極治療後,一般3個月左右可以逐漸恢復。如果是由於外傷等導致的急性尿毒症,則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此時則無法完全治癒,只能透過藥物和透析等方式儘量延緩病情進展。
短期恢復
當身體受到細菌感染時,會導致急性化膿性發炎的發生,從而引起急性尿路阻塞,使腎臟的功能受損,導致急性尿毒症的現象發生。若患者的症狀比較輕,並積極配合醫生服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等抗炎藥物進行治療,則會縮短病程時間,一般會在1-2周內恢復正常。
長期恢復
積極治療
對於急性尿毒症的患者來說,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並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如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利尿劑改善水腫情況,或者使用普賴鬆(Prednisone)、注射用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琥珀酸鈉等類固醇抑制自身免疫反應,減輕腎臟負擔等。
飲食調整
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適量食用高蛋白的食物,例如雞蛋、牛奶等補充營養,還要注意低鹽、低脂、低鉀、低磷飲食等。
其他方式
部分患者還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腎臟移植等方式進行治療,以達到快速消除尿毒症的目的。
不能完全恢復
若急性尿毒症是由於腫瘤壓迫等因素引起的,此時已經屬於不可逆的情況,所以即使採取了手術的方式切除腫瘤組織,也無法徹底根治,僅能夠延長生存週期,提高生活品質。
此外,若是不及時接受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建議患者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