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並沒有尿毒症早期有三處疼痛這一說法。若出現尿毒症患者早期出現的某一處或幾處疼痛症狀時,可能是由於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等導致,也可能與繼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有關。
水電解質紊亂
低血鉀症
如果存在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可引起體內水分和鈉離子丟失過多的情況,從而誘發低血鉀症,並且隨著病情發展會加重,還可能會累及到肌肉組織以及神經組織,使患者出現四肢乏力、食慾缺乏、反應遲鈍、心律不齊等情況發生,甚至還會伴有腹痛的症狀。此時需要遵醫囑透過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進行治療,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鉀元素,幫助改善上述不適症狀。
高鈣血症
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血清鈣升高超過正常值的現象,當疾病發作時會導致腎臟產生更多的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然後排出體外,所以會引起身體內的鈣含量增加,同時也會對區域性神經造成刺激,從而引發腰背疼痛、全身骨骼肌痙攣等現象發生。此時可以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甘露醇(Mannitol)等利尿劑藥物進行治療,能夠促進身體代謝,從而使體內多餘的鈣鹽被排出體外。
其他情況
當尿毒症患者合併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壓腦病、電解質平衡失調等情況時,也可在早期出現相應部位的疼痛症狀。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會出現明顯的血糖增高,而胰島素降低,不能有效控制葡萄糖的利用,進而出現脂肪分解增多,表現為呼吸深大、口中有爛蘋果味、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而高血壓腦病則因血壓急劇上升而導致腦血管內部壓力增大,可能出現劇烈頭疼、嘔吐、眼底視乳頭水腫、抽搐、昏迷等症狀。
酸鹼失衡
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受損嚴重,無法維持正常的內環境穩定,容易出現水、電解質以及酸鹼平衡紊亂,進而影響神經系統穩定性,表現出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應積極進行血液透析,以改善酸鹼失衡。
此外,當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心臟衰竭等情況時,也有可能出現不同部位的疼痛,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進行針對性處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做好保暖工作,預防感冒的發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