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透過積極治療可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生活品質,但無法完全治好。對於少部分早期發現並及時進行規範治療的患者,則可能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透過積極治療可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生活品質,但無法完全治好。對於少部分早期發現並及時進行規範治療的患者,則可能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階段而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所表現出來的症候群,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或喪失,通常需要終身替代治療才能生存。因此,大多數患者的尿毒症不能被治好,只能透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腎臟移植等方法來代替腎臟的功能,維持生命。
但如果在發病早期能夠及時明確診斷,並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利尿劑,或者是卡托普利(Captopril)、益壓穩(Enalapril)葉膠囊等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以及雷公藤素(trypterygine)等免疫抑制藥物進行治療,而且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如規律飲食和用藥、適當運動等,一般預後較好,甚至有可能會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鉀、高磷、高鹽食物攝入,以免加重病情。同時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內褲,以免繼發感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