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紹了腎衰竭患者的護理措施。腎衰竭患者可能存在高鈣血症,因此補鈣劑的使用需謹慎。該疾病的治療可能包括控制高磷飲食、減少蛋白質攝入、控制血壓以及改善貧血等措施。若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病情並獲得適當治療。
腎衰竭鈣離子
腎衰竭患者可能存在高鈣血症。
腎衰竭時,腎臟清除鈣離子的能力下降,導致血鈣水平升高。這主要是由於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使得鈣離子不能被有效地清除。在慢性腎衰竭晚期,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能力也受到損害,進一步加重了血鈣升高的程度。高水平的鈣負荷可能對心臟產生毒性作用,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腎衰竭患者還可能出現低磷血癥、高尿酸血癥等電解質紊亂現象。這些都與腎臟排洩功能障礙有關。
針對腎衰竭患者的治療應考慮全面管理電解質異常,包括調整飲食結構和使用適當的藥物支援,以減少併發症風險。
鈣片腎衰竭
鈣片腎衰竭的治療可能包括補鈣劑使用應謹慎、控制高磷飲食、減少蛋白質攝入、控制血壓、改善貧血等措施。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病情並獲得適當治療。
補鈣劑使用應謹慎
補鈣劑使用應謹慎,因為腎衰竭患者可能存在鈣代謝紊亂,過度補鈣可能加重腎臟負擔。補鈣劑可能會引起血鈣水平升高,進而影響腎功能,所以需要特別注意。
控制高磷飲食
控制高磷飲食是指限制攝入含磷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等,透過調整日常膳食結構來降低體內磷含量。高磷飲食會增加腎臟排洩負荷,長期如此會導致腎臟傷害加劇,因此需嚴格控制。
減少蛋白質攝入
減少蛋白質攝入指每日蛋白質總量不超過0.6-0.8克/公斤體重,並且優先選擇優質蛋白源如雞蛋、瘦肉等。過多蛋白質攝入可導致尿素(Urea)合成增加而加重腎臟負擔;適量蛋白質有助於維持身體營養需求同時不會過量產生廢物。
控制血壓
控制血壓通常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式,目標是將收縮壓控制在130 mmHg以下。高血壓是慢性腎病進展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控制血壓有助於延緩腎功能惡化速度。
改善貧血
改善貧血可以透過補充鐵、葉酸或維他命B12等造血原料來進行,嚴重時可能需要輸血法治療。腎衰竭患者常伴隨貧血,改善貧血狀況幫助提高生活品質並減輕心臟負擔。
此外,建議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以便及時發現異常並採取相應措施。

吃鈣片會傷腎嗎
正常服用鈣片一般不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吃鈣片後,身體透過降低腸道吸收磷來提高鈣的利用效率,進而促進骨質增強,達到補鈣的目的。在補鈣的同時,體內多餘的磷則需要經過腎臟排洩,因此可以刺激腎臟產生更多的尿液,有助於排除體內的廢物和過多的水分,具有利尿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存在腎結石的風險因素,如高鈣尿症、草酸鹽或磷酸鹽水平升高等,此時補鈣可能會增加結石形成的機率,所以建議定期監測腎功能並遵循醫囑調整補鈣方案。
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長期大量攝入鈣可能加劇腎臟負擔,影響病情控制。
補鈣時應注意平衡飲食中的其他礦物質,並定期檢查血生化以評估鈣和磷的代謝狀態。非必要情況下,應避免過量攝取鈣劑以防潛在健康風險。
腎臟病可以吃鈣片嗎
腎臟病患者在病情穩定期時,通常是可以適量補充鈣質的。但如果處於急性發作期,則不建議服用鈣片以防加重腎臟負擔。
腎臟病患者的腎功能可能受損或下降,可能導致體內鈣代謝異常,此時需要特別注意補鈣問題。對於沒有併發症且症狀穩定的患者來說,適當的補鈣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和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若存在高磷血癥則不宜過多攝入含鈣食物以避免進一步增加磷負荷。
然而,在疾病進展至尿毒症階段後,由於身體內環境紊亂及電解質失衡等原因會導致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升高,進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心律不整等嚴重情況發生。因此當患者發展到該階段時,則應減少或者停止使用鈣片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鈣片或其他藥物前,應諮詢醫生的意見並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同時還要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以及血液中鈣、磷水平的變化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