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全身瘙癢的症狀時,可以進行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對症治療主要是透過應用藥物緩解瘙癢症狀,而對因治療是針對導致該現象的病因給予針對性處理。
對症治療
止癢藥物
如果患者的瘙癢程度較輕,僅在夜間發作或間歇性發作,通常不需要使用類固醇等強效止癢藥膏塗抹於區域性皮膚上,以免影響病情觀察。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如氯雷他定(Loratadine),並外用保溼劑來改善症狀。
鹼性洗液
尿毒症患者由於代謝性酸中毒可引起血液中碳酸氫鹽減少,從而降低血pH值,使皮膚表面偏酸性而導致瘙癢,因此需要遵醫囑補充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以改善酸中毒,同時保持皮膚清潔,必要時可用弱鹼性的硼酸溶液溼敷區域性皮膚,起到一定的止癢作用。
抗生素軟膏
部分尿毒症患者合併有繼發感染,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發炎反應,表現為紅斑、丘疹以及劇烈瘙癢等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膚利舒軟膏(Mupirocin)、褐黴素乳膏(Fusidic Acid Cream)等藥物控制感染後,再積極進行原發病治療。
其他方法
若尿毒症患者伴有高磷血症的情況,則需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蛋黃、全脂奶粉等,還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並保證充足飲水量促進磷排出。另外對於存在低鈣血症的患者而言,應進食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蝦皮等,嚴重者則需遵醫囑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予以改善。
對因治療
透析療法
當尿毒症患者達到腎臟替代治療指徵時,應及時接受規律有效的透析治療,包括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兩種方式,以幫助身體有效排毒,進而減輕瘙癢症狀。
腎臟移植
腎移植也是目前臨床認為最可能治癒尿毒症的方法之一,但術後仍有一定複發率且容易發生排異反應,故選擇此法前需與家屬商議,經綜合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可行。
此外,還可能是由於膽汁淤積等因素所造成,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明確診斷後積極配合治療,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適當增加衣物,做好保暖工作,飲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