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代謝產物和水分排洩受阻。尿毒症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水腫、高血壓、貧血、營養不良等非特異性表現,以及胃腸道反應、心腦血管系統併發症、血液系統異常、呼吸系統感染等症狀。
非特異性表現
水腫
由於體內水分排出障礙,可導致顏面部或雙下肢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多,從而出現明顯水腫的情況。
高血壓
由於水分不能及時排出,造成血容量增加,周邊循環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升高。
貧血
長期慢性失血及造血原料缺乏,如鐵、葉酸、維他命B12攝入不足等,均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情況。
營養不良
由於蛋白質大量丟失,同時消化道吸收能力下降,可表現為乏力、體重減輕、肌肉萎縮、精神萎靡等營養不良的表現。
特異性表現
胃腸道反應
由於尿素(Urea)在身體內不斷分解產生氨,刺激口腔、鼻腔黏膜,以及食道賁門括約肌,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心腦血管系統併發症
由於尿素(Urea)分解產生的氨與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競爭銨離子的轉運通道,降低細胞攝取NH4+的能力,導致高氯性酸中毒,進一步加重心臟負荷,可能會誘發或加重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肺水腫等情況。
血液系統異常
由於紅血球生成減少、紅血球壽命縮短等原因,可引發缺鐵性貧血、白血球數量減少、血小板減少等情況。
呼吸系統感染
由於尿素(Urea)分解所產生的氨可以轉化為硝酸鹽,被吸收入血後隨血液循環分佈於各組織,當達到呼吸道時可形成異氰酸,進而刺激呼吸道黏膜並抑制上皮纖毛運動,使痰液難以咳出,並可能繼發細菌感染。
此外,部分尿毒症患者還可能出現神經系統損害、骨骼系統異常等情況。如果存在原發病,還可伴隨相應的臨床表現。因此,建議發現不適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