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存在大量代謝終末產物、有害物質等在體內瀦留,引起水和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此時需要進行規律的透析治療或腎移植手術,並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及習慣。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存在大量代謝終末產物、有害物質等在體內瀦留,引起水和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此時需要進行規律的透析治療或腎移植手術,並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及習慣。
食物
低蛋白飲食
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g/kg,以植物蛋白為主,如豆腐、腐竹等大豆制品,以及蘑菇、魔芋等其他植物性蛋白,同時可適當補充蛋氨酸、白胺酸、離胺酸等必需胺基酸。
限制高鉀水果與蔬菜
如香蕉、橘子、柳丁、草莓、馬鈴薯、乾果、濃茶、菠菜、空心菜、胡蘿蔔、花生米、核桃仁等,以免增加心臟負荷,誘發或加重心律不整、高血壓等情況。
避免高磷食物
如巧克力、乳酪、動物內臟等富含磷酸鹽的食物,防止因磷沉積於身體各處而影響鈣吸收,甚至導致高磷血症。
控制水分與食鹽
日常飲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嚴格限水並掌握乾溼法交替出入水量,監測體重變化,保持適宜水平。另外需將每天食鹽攝入總量<5g,水腫明顯者<3g/d,儘可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減輕心臟負擔。
藥物
促紅血球生成素
適用於有貧血傾向的尿毒症人群,透過促進骨髓造血系統發揮作用,改善缺鐵性貧血症狀。
2.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對於伴有酸中毒的患者而言,可以改善酸中毒,預防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發生。
β2感受器激動劑
若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則可能需遵醫囑使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藥物來緩解呼吸道痙攣的症狀。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還需警惕類固醇類、抗凝藥等潛在風險,因此建議根據自身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食物與藥物,切不可自行處理,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