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透過尿毒症患者出現吐血的現象,並不能判斷是否為疾病晚期。若該症狀較輕,則可能是由於消化道出血所致,而與尿毒症無關;但如果較為嚴重,則可能提示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胃腸道黏膜病變等,此時則考慮為尿毒症晚期。
消化道出血
如果僅是單純的吐血,沒有明顯的其他伴隨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且無明顯腹痛等症狀時,通常情況下並不一定是尿毒症的晚期表現。因為除尿毒症外,也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常見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糜爛性胃炎以及壓力性潰瘍等情況。建議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進行治療,例如遵醫囑使用奧美拉唑(Omeprazole)、等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感染。
凝血功能障礙
當患有嚴重的腎臟疾病發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時,可導致身體內的促紅血球生成素增加,從而引起鐵沉積而導致腎性貧血的情況發生。同時還會因體內代謝廢物及有害物質無法及時排出而在身體內蓄積,進而對患者的凝血系統造成傷害,使患者出現凝血功能下降的情況發生。若在此期間不慎受到外傷或其他外界刺激,就可能會誘發皮下出血的情況發生,甚至會出現吐血的症狀。對此需積極給予輸注新鮮冰凍血漿、人凝血因子Ⅷ等補充凝血因子,以改善凝血功能。
胃腸道黏膜病變
若尿毒症患者本身有胃腸道黏膜發炎或腫瘤性疾病,在病情加重的情況下就容易誘使其發作並出現吐血的症狀發生。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根據具體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比如遵醫囑應用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緩解疼痛,或採取手術切除病灶等方式治療。
除此之外,若是合併上消化道惡性腫瘤也會導致上述情況的發生。因此對於原因尚不明確者可以進一步完善胃鏡等相關檢查來幫助查明原因。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