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症狀、併發症及治療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25
本文介紹了腎功能下降的症狀及可能引起的併發症,並強調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還探討了腎功能不好水腫的治療方法以及腎水腫的就醫科室選擇。

本文介紹了腎功能下降的症狀及可能引起的併發症,並強調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還探討了腎功能不好水腫的治療方法以及腎水腫的就醫科室選擇。

腎功能下降症狀

腎功能下降可能導致尿量減少、水腫、尿液顏色改變、疲勞、貧血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腎臟健康狀況。

尿量減少

腎功能下降時,腎臟不能正常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水分,導致尿量減少。這是由於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加所致,通常伴有尿比重增高。

水腫

當腎功能下降影響到腎臟的排水能力時,會導致體內液體瀦留,從而引發水腫。水腫首先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早晨起床時的眼瞼和腳踝。

尿液顏色改變

腎功能下降可能導致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增加,使尿液呈現黃色或棕褐色。這種變化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且可能伴隨有泡沫出現。

疲勞

腎功能下降會影響紅血球的產生,造成貧血,進而引起持續性疲勞感。這種症狀可能隨著病情進展而加重,尤其是在早晨更為明顯。

貧血

腎功能下降可引起促紅血球生成素分泌不足,進而影響紅血球的生成,導致貧血的發生。貧血的症狀包括乏力、頭暈等,嚴重時可能出現呼吸困難。

針對腎功能下降的症狀,建議進行腎功能檢測、尿常規檢查以及血生化檢查。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利尿劑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控制水腫,或使用保腎藥物如百令膠囊、海昆腎喜膠囊等改善腎功能。患者應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注意飲食調理,限制鹽分攝入,以減輕腎臟負擔。

腎功能不好水腫

腎功能不好水腫可以考慮採用飲食療法、利尿劑治療、腹膜透析、血液清潔、中藥調理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飲食療法

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2克;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魚、雞肉等;減少鉀的攝入,如香蕉、柳丁等。低鈉高蛋白飲食有助於控制血壓和改善腎功能,而低鉀攝入可預防電解質紊亂引起的水腫。

利尿劑治療

首選袢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透過促進水分排洩來緩解水腫。袢利尿劑作用強且迅速,能有效降低腎性水腫患者的體液積聚。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及腎功能進一步惡化,需監測並調整劑量。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將透析液引入患者體內,利用腹膜作為半滲透膜清除毒素和多餘液體的一種方式。腹膜透析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腎功能不全導致的水腫症狀。對於存在嚴重心臟衰竭或其他併發症者,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血液清潔

血液清潔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濾過等技術,透過建立人工循環通路清除體內廢物和過多液體。血液清潔能夠快速有效地去除體內積累的廢物和液體,適用於急性腎傷害或重症慢性腎病引起的水腫。執行前應評估可能出現的風險,並密切監測生命體徵。

中藥調理

中醫師會根據個體差異開具方劑,如五苓散、真武湯等,旨在調節水液代謝。中藥可透過補益脾腎、溫陽化氣的作用輔助改善因脾腎陽虛所致的水腫。須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指導使用。

建議定期監測體重變化,以便及時發現水腫狀況。除上述常規治療外,還可考慮高磷血癥管理,如應用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硝苯地平(Nifedipine),以減少腎臟負擔,進而維護腎功能。

腎水腫要看哪一科

腎水腫可以看泌尿外科、腎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科等。如果水腫伴有其他症狀或持續不退,建議及時就醫以確定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主要診治腎臟、輸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疾病。腎水腫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疾病、外傷、先天發育異常等。如果是由結石阻塞引起的,則需要到泌尿外科進行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超音波成像、CT掃描等方式明確診斷。

腎內科

腎內科專門負責腎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急性腎傷害、慢性腎衰竭等。腎水腫可能是急、慢性腎病的表現之一,因此應首先考慮前往腎內科就診。常規檢查專案包括尿液分析、血生化評估以及腎功能測試。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專注於心臟及血液循環系統的診斷和治療,涉及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腎水腫也可能是由於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導致的,此時可選擇心血管內科作為首診科室。通常會安排血壓測量、心電圖檢查及相關實驗室檢測,以輔助診斷。

內分泌科

內分泌科針對賀爾蒙分泌異常引發的一系列代謝相關問題提供診療服務,如糖尿病腎病。若患者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可能會因高血糖而誘發腎水腫的發生,此時可以去內分泌科就醫。常規檢查專案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素水平測定以及腎功能指標檢測。

血液科

血液科專門處理血液系統疾病,包括貧血、白血病等,這些疾病也可能伴隨腎水腫。某些血液疾病可能導致腎水腫,對於此類情況,應至血液科接受進一步評估。常見檢測手段包括全血細胞計數、尿液分析以及骨髓活檢。

建議定期監測腎水腫程度,記錄每日體重變化並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不動。合理飲食,限制鈉鹽攝入,有助於減輕水腫症狀。

下肢水腫腎臟

腎臟疾病可能導致下肢水腫。

下肢水腫可能與腎臟有關,因為腎臟透過過濾血液來清除廢物和多餘的水分,並幫助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當腎臟出現疾病時,其過濾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體內廢物和水分積累。這些積聚的廢物和水分可以刺激血管擴張,使更多的液體流入周圍的組織間隙,從而引起下肢水腫。此外,腎臟疾病還可能影響到賀爾蒙的分泌和循環,進一步加重水腫症狀。

在某些情況下,下肢水腫也可能是由於心臟或肝臟疾病引起的。例如,右心衰竭時,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出體外,導致靜脈迴流受阻,進而引發下肢水腫;肝硬化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易造成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促使水分從血管壁滲入組織間隙中,形成腹水和下肢水腫。

對於下肢水腫的症狀,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不動,以減少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的水腫發生。同時,飲食方面要注意控制鹽分攝入,保持正常體重,以免增加下肢水腫的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