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可出現一系列併發症和危害。由於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體質不同以及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出現的具體危害情況也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常見的危害包括低血壓反應、血管硬化、代謝性酸中毒等。
常見危害
低血壓反應
部分患者在開始血液透析的時候,會出現低血壓反應,如頭暈、心慌等症狀。此時應適當臥床休息,並遵醫囑應用升壓藥,比如正腎上腺素注射液等。
血管硬化
長期進行血液透析會導致血管發生硬化,使血管彈性降低,在停止血液透析後可能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而引起心絞痛發作。建議平時避免劇烈運動,必要時可行支架植入手術改善症狀。
代謝性酸中毒
如果尿毒症患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規律透析或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則容易誘發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為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嗜睡等症狀。此時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給予相應處理,比如調整透析方案或者透過靜脈注射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酸鹼平衡失調。
高磷血症
若患者未遵照醫囑使用降磷藥物或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則可能導致體內磷含量過高而引發高磷血症。嚴重者還會累及到神經系統,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嚴格遵照醫囑控制好磷的攝入量,並且還要配合使用藥物,如醋酸鈣顆粒等。
貧血
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還可能出現貧血現象,主要與造血功能下降有關。對此應遵醫囑服用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葉綠素鐵膠囊等補血類藥物來緩解。
其他危害
此外,部分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期間,還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身體免疫力進一步低下,從而增加感染風險,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一旦確診,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對於尿毒症患者而言,選擇何種治療方法,還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由專業醫生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同時做好定期複查,以便於瞭解身體狀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