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便秘怎麼辦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患者出現便秘時,首先應明確原因,並針對病因進行處理。若無法明確病因,則可採用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緩解症狀。

尿毒症患者出現便秘時,首先應明確原因,並針對病因進行處理。若無法明確病因,則可採用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緩解症狀。

原因

飲食因素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下降,導致胃腸道消化能力減弱,如果攝入過多蛋白質和高鉀食物,如雞蛋、香蕉等,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水腫及高血壓的情況,進而影響排便情況。此時需減少上述食物的攝入量,以低鹽、低蛋白、低鉀、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改善便秘。

運動不足

尿毒症患者常因身體不適而長期臥床不起或活動過少,使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次數減少,甚至出現便秘的症狀。因此,建議適當加強鍛煉,可在飯後1小時左右進行散步等活動,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

精神心理異常

部分尿毒症患者在患病期間會出現焦慮、憂鬱等情況,也可能間接引起便秘。此時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遵醫囑應用抗焦慮藥,如煩靜錠(Diazepam)等藥物,必要時還可配合認知行為療法進行心理疏導,從而消除緊張情緒,保持樂觀心態,避免便秘的發生。

其他原因

還可能與使用利尿劑有關,常見的有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此類藥物會導致水鈉瀦留,從而造成腹脹、便秘等症狀。通常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用醋酸波尼松片代替,或者在服藥同時加服雙歧杆菌三聯活菌膠囊調節腸道菌群。

治療

一般治療

包括腹部按摩、熱敷、針灸、穴位貼敷等中醫理療方式,可以刺激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起到通便的效果。

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包括乳果糖(Lactulose)、甘油球等,能夠軟化大便、潤滑腸道,還可以透過區域性作用於直腸黏膜,達到促使糞便排出的目的;此外,還需服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益生菌類藥物,補充有益菌群,促進正常排便反射恢復。

對於存在嚴重腹瀉、嘔吐等不適合口服用藥或經口進食比例較少的患者,可透過靜脈輸注複合電解質注射液、甘油氯化鈉注射液(Sodium Chloride Inj)等液體進行補液,防止脫水以及水電解質紊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