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先兆子癇、妊娠毒血症與子癇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25
本文介紹了三種與妊娠期高血壓相關的疾病:先兆子癇、妊娠毒血症和子癇。這些疾病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因此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儘快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本文介紹了三種與妊娠期高血壓相關的疾病:先兆子癇、妊娠毒血症和子癇。這些疾病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因此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儘快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先兆子癇症狀

先兆子癇的症狀包括高血壓、蛋白尿、頭痛、視覺障礙、上腹痛等。這些症狀可能表明孕婦有嚴重的妊娠期併發症,建議立即就醫以評估病情並接受適當治療。

高血壓

當患有先兆子癇時,由於胎盤滋養細胞產生的一種特殊的發炎因子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臟負荷增大,此時就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現象。血壓升高通常出現在雙側上肢和下肢,有時也可見於頸動脈。

蛋白尿

先兆子癇患者腎小球內壓力增高,腎小球通透性增強,血漿白蛋白透過受損的腎小球濾過膜進入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蛋白尿通常在腎臟發生,但也可以在其他器官如肝臟等處被發現。

頭痛

當孕婦存在先兆子癇時,顱內壓會因為水腫而增高,此時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頭痛的症狀。頭痛一般位於額頭或兩側太陽穴區域。

視覺障礙

當先兆子癇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眼底視網膜水腫,影響正常視力,進而表現為視覺障礙。視覺障礙可能伴隨眼部充血、眼底出血等症狀,嚴重者可導致永久失明。

上腹痛

當先兆子癇病情加重時,會引起子宮收縮異常,導致胃腸道平滑肌缺血缺氧,進而引發上腹部疼痛的現象。上腹痛多為持續性腸絞痛,還可能會伴有噁心嘔吐的情況。

針對先兆子癇的症狀,建議進行血壓監測、尿常規檢查以及眼底檢查。治療措施包括降壓藥物如壓血泰(Labetalol),以及必要時的胎兒監護。孕期女性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低鹽飲食,以減少妊娠期併發症的風險。

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一種孕期特有的併發症,主要由於血壓升高導致的全身血管痙攣和水腫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妊娠毒血症是孕婦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引起的水鈉瀦留,進而導致血壓上升。該疾病還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異常有關,使血壓進一步升高,形成惡性循環。典型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嚴重時可出現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常規檢查包括血壓測量、尿液分析以及血液生化檢測,以評估腎臟功能和電解質平衡。必要時,醫生可能會安排超音波檢查來評估胎兒狀況。治療通常採用降壓藥如壓血泰(Labetalol),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監測並使用硫酸鎂進行治療。醫生會根據病情調整用藥劑量和頻率。

建議孕婦定期監測血壓和尿量變化,保持充足休息,均衡飲食,避免高鹽食物攝入過多,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

子癇是什麼

子癇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展到最嚴重的階段,以血壓升高、蛋白尿、水腫等症狀為主,並伴隨頭痛、視力模糊等,嚴重時可導致器官功能衰竭。

子癇是由於孕期特殊的生理變化導致免疫系統異常啟用,引起發炎反應和血管內皮細胞傷害,進而引發血壓上升。胎盤產生的多種發炎因子刺激母體免疫系統的過度活化,產生促炎性細胞因子IL-6、TNF-α等,這些因子進一步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血壓持續升高。此外,胎盤產生的抗磷脂抗體也參與了子癇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典型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劇烈頭痛、視覺障礙如眼前發黑或物體變形、上腹痛、胸悶、憋氣、不能平臥、下肢及全身水腫、尿量減少、血液呈高凝狀態、血小板計數增高、D-二聚體水平增高以及肝酶水平升高等。

診斷通常需要進行尿常規、生化檢查、電解質分析、空腹血糖檢測、甲狀腺功能測定、自身免疫抗體檢測、超音波心動圖、顱腦磁共振成像、頸動脈超音波、眼底照相、肢體血管超音波、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胸部X光片、心電圖、便常規+潛血試驗、超音波檢查、CT掃描等。治療措施包括降壓藥物如壓血泰(Labetalol)、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控制血壓,以及硫酸鎂注射液預防抽搐。對於重度子癇患者,應立即啟動急救程式,包括監測生命體徵、快速吊點滴擴容、準備緊急剖腹產手術等。

孕婦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同時遵循醫囑定期複查,監測病情變化。飲食方面宜清淡且富含營養,避免高鹽食物攝入過多,保持低鈉飲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