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時,需要根據原因進行治療。可能是由於原發疾病導致,如代謝性酸中毒、高磷血症等,也有可能是繼發於併發症所引起,比如皮膚炎、皮膚乾燥症候群等。
尿毒症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時,需要根據原因進行治療。可能是由於原發疾病導致,如代謝性酸中毒、高磷血症等,也有可能是繼發於併發症所引起,比如皮膚炎、皮膚乾燥症候群等。
原發因素
代謝性酸中毒
如果存在明顯的代謝性酸中毒,可以遵醫囑使用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改善酸鹼失衡,並且在飲食中適當增加牛奶、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減少含水量,以降低腎臟的負荷。必要時還需要配合使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補充體內的鹼性物質,改善症狀。
高磷血症
尿毒症容易造成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以及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從而誘發高磷血症。若不及時進行干預治療,則會造成皮膚瘙癢等症狀。此時應避免進食帶磷酸根或高磷食物,包括各種飲料、軟飲料、水果罐頭、巧克力、點心等。可遵醫囑口服降磷藥物,如氫氧化鋁(Aluminium)、醋酸鈣顆粒等。
其他情況
如果還伴有低鈣血症的情況,也可以遵醫囑服用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複合碳酸鈣片等藥物進行補鈣治療。
繼發因素
皮膚炎
通常會表現為皮膚紅斑和糜爛,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區域性塗抹卡拉明洗劑(Calamine Lotion)緩解,或者外用膚利舒軟膏(Mupirocin)消炎處理。同時還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儘量穿寬鬆純棉的衣服,減少對患處的摩擦刺激。
皮膚乾燥症候群
可能會出現皮膚乾裂的現象,因此要注意加強皮膚保溼護理措施,適當使用補水面膜或護膚品,能夠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必要時也可遵醫囑應用潤燥止癢膠囊、黃耆顆粒等中藥調理身體。
此外,還可能與神經源性瘙癢有關。建議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個人清潔工作,勤洗澡,選擇比較溫和的沐浴露和肥皂清洗皮膚,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