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已經失去全部的功能。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則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如避免接觸致病因素、改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發展,從而可以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避免接觸致病因素
感染
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並且要勤洗手、勤洗澡,以免細菌侵入體內而引起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的情況發生。一旦確診為感染性疾病後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比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等。
高血壓
對於本身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來說,在患病期間還應注意遵醫囑長期服用降壓藥來維持血壓穩定,比較常見的有硝苯地平(Nifedipine)、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等。
日常生活中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鍛鍊以加強免疫力。同時還要注意合理膳食,減少高糖食物攝入,必要時可配合克醣美錠(Glibenclamide+Metformin)、愛妥糖錠(Pioglitazone)等聯合用藥治療。
其他原因
若存在免疫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情況也可能會誘發尿毒症的發生,因此還需積極針對原發疾病進行針對性處理,才能有效降低尿毒症發病機率。
二、改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
低蛋白飲食
由於尿毒症患者會出現大量蛋白質從尿液中排出的現象,所以平時要注意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儘量選擇植物蛋白或者高質量的動物蛋白,例如大豆、牛奶、雞蛋等。
限水、限鈉
建議每天適量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的攝入,有助於補充維生素的同時,還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廢物的排出。另外,還需要嚴格控制水分以及鈉元素的攝入,因為大量的水分會增加水腫、腹水等症狀,而過量的鈉元素則會導致血壓升高,不利於身體健康。
戒除不良嗜好
包括吸菸、酗酒等,這些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甚至還會加重病情的發展。
除此之外,還可透過定期複查的方式觀察疾病的恢復情況。若期間出現明顯不適,還需再次就醫診治。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