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用膽紅素的指標來判斷新生兒黃疸值,而膽紅素是體內衰老的紅血球被分解後產生的一種色素。正常情況下,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後的2-3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早產兒一般生後3-5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若發現新生兒黃疸值過高或過低,均需要引起重視。
臨床上常用膽紅素的指標來判斷新生兒黃疸值,而膽紅素是體內衰老的紅血球被分解後產生的一種色素。正常情況下,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後的2-3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早產兒一般生後3-5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若發現新生兒黃疸值過高或過低,均需要引起重視。

黃疸值過高
血清總膽紅素
大於參考範圍上限時稱為高膽紅素血症,可表現為皮膚黏膜及其他器官組織受累,如鞏膜和手心發黃等。嚴重者還可導致核黃疸,即膽紅素進入腦組織,從而造成不可逆傷害,影響將來的智慧發育。
間接膽紅素
超過參考範圍上限時稱為間接膽紅素升高,可見於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以及膽汁淤積性黃疸等情況。
直接膽紅素
高於參考範圍上限時稱為直接膽紅素升高,可見於梗阻性因素所引起的黃疸,如膽管結石、膽道腫瘤等。
其他
還可能有結合膽紅素增高,可見於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膽囊及壺腹部癌栓、病毒性肝炎等。
黃疸值過低
當新生兒的膽紅素水平低於同胎齡、同日齡新生兒平均水平時,則認為其存在低膽紅素血症。長期處於該狀態下的新生兒可能會出現貧血、易激惹、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等情況。因此,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需適當進行光療,並且及時補充鐵劑、維生素K1等營養物質。
建議家長密切觀察新生兒的一般情況,包括體溫、呼吸、脈搏、面色、精神反應等。如果出現異常表現,應及時告知醫生並積極配合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