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的情況,家長需要密切監測新生兒的體溫、心率等生命體徵。同時還要對新生兒的精神狀態進行判斷,以及對皮膚和鞏膜的顏色進行觀察,必要時還需要測量膽紅素水平。
如果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的情況,家長需要密切監測新生兒的體溫、心率等生命體徵。同時還要對新生兒的精神狀態進行判斷,以及對皮膚和鞏膜的顏色進行觀察,必要時還需要測量膽紅素水平。

生命體徵
當新生兒發生黃疸的時候,由於肝臟功能代謝異常,可能會導致體內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黃疸症狀。因此在治療期間要嚴密監測新生兒的生命體徵,包括呼吸、脈搏、體溫、血壓等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並積極處理。
精神狀態
正常的新生兒一般比較活潑,在出現黃疸後可能會變得安靜少動,若為重度黃疸則會出現嗜睡或抽搐等症狀。此時建議及時就診明確原因並給予相應治療,以免影響到新生兒的身體健康。
皮膚顏色
正常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到高峰,5-7天消退。對於早產兒而言,通常在生後3-5天出現黃疸,5-7天達高峰,持續時間較長可以達3-4周。因此在早期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皮膚是否發黃,尤其是手心、腳心、額頭等部位,如果出現輕微發黃的現象,則屬於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出現明顯發黃的症狀,則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所致,比如溶血性黃疸、敗血症等,均應及時就醫診治。
鞏膜顏色
家長還需觀察新生兒的鞏膜是否有黃色,因為黃疸會導致血液中的膽紅素沉積在鞏膜上,從而引起上述改變。但部分新生兒出生之後胎便排出延遲或者無胎便,也會表現為黃疸,主要是攝入的食物被腸道內的菌群分解所造成,不需要特殊治療。
此外,還可能需結合其他檢查結果來綜合分析。如果只是單純的生理性黃疸,而且沒有其他的不適症狀,則不用過於緊張,可適當曬太陽以促進黃疸消退。但對於較為嚴重的黃疸,則需要遵醫囑使用藥物或進行藍光照射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