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新生兒黃疸用什麼藥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經過積極的藍光照射和藥物治療後,黃疸未消退或繼續上升,達到換血療法的標準,則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經過積極的藍光照射和藥物治療後,黃疸未消退或繼續上升,達到換血療法的標準,則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目前臨床中用於治療新生兒黃疸的口服藥物主要包括茵梔黃口服液、金棘顆粒等,中藥方面有清肝利膽口服液、大補脾丸等。此外,對於母乳性黃疸導致的新生兒黃疸,可以暫停餵養母親的奶水,並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配方奶粉代替,可促進黃疸消退。

西藥

茵梔黃口服液

主要成分為茵陳提取物、黃芩苷、梔子提取物等,具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的功效,適用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發作以及小兒痙攣、高燒、黃疸等病症。

金棘顆粒

由金銀花、穿心蓮、板藍根、木蝴蝶、紅背梅花根等成分組成,具有抗病毒及抗菌作用,同時還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功能,主要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的輔助治療,也可用於溶血型黃疸的治療。

中成藥

清肝利膽口服液

主要成分為金銀花、虎杖、龍膽、蒲公英、山銀花等藥材組合而成,具有清熱、祛溼、利膽的功效,可用於改善肝膽溼熱所引起的身目發黃、右脅脹痛等症狀。

大補脾丸

主要成分為黨參、白朮(炒)、茯苓、甘草(蜜炙)、陳皮、砂仁、肉桂等藥材組合而成,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體弱乏力等病證。

其他

如雙歧杆菌三聯活菌膠囊、等微生態製劑,可調節腸道菌群紊亂狀態,從而緩解黃疸;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能參與體內多種酶的構成與啟用,起到加強免疫力的作用,對肝臟有一定保護作用,有助於黃疸消退。

輸注藥物

常用藥物包括人血白蛋白、新鮮冰凍血漿、丙種球蛋白等,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進而減輕黃疸的症狀。

光照療法

是利用特殊波長的光線使皮膚吸收,再轉化為能量促使膽紅素隨尿液排出的方法,適合於足月兒黃疸指數為257μmol/L以上,早產兒黃疸指數為204μmol/L以上的患兒。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