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在出生2-3天出現黃疸,並且進展迅速,或生後5-7天仍有明顯的黃疸,甚至發展為核黃疸,則屬於比較嚴重的現象。而早產兒黃疸超過同胎齡、日齡的標準值則提示黃疸較重。
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在出生2-3天出現黃疸,並且進展迅速,或生後5-7天仍有明顯的黃疸,甚至發展為核黃疸,則屬於比較嚴重的現象。而早產兒黃疸超過同胎齡、日齡的標準值則提示黃疸較重。

臨床表現
進展迅速
足月新生兒的膽紅素代謝隨日齡增加而加快,在正常範圍內足月新生兒的黃疸一般在出生後的第2-3天出現,4-5天到達高峰,持續時間平均是8-9天,最長不超過四周。而早產兒的黃疸消退時間會相應延長,若新生兒的黃疸在出生之後的2-3天內就達到或者超過了高峰,而且進展非常快,可以引起神經系統症狀,如嗜睡、拒奶等,此時是比較嚴重的。
明顯黃疸
對於足月新生兒而言,黃疸指數在生後兩到三天之內不會超過6mg/dL(92.0umol/L),而早產兒的黃疸指數在生後五到七天之內不應該超過9.5 mg/dL (165 umol/L)。若黃疸指數過高,可能是由於母乳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症等因素導致,都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
輔助檢查
當發現新生兒有上述異常情況時,建議及時進行相關的輔助檢查來明確診斷,例如經皮測膽、肝功能檢測以及影像學檢查等。
經皮測膽
主要是測量皮膚表面和臍靜脈中的膽紅素水平,從而判斷是否存在黃疸的現象。
肝功能檢測
透過檢測肝臟的功能是否受損,以幫助醫生確定病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影像學檢查
包括超音波、CT等方法,可以幫助醫生觀察肝臟、膽囊以及其他相關器官是否有病變,有助於進一步明確診斷。
此外,家長還應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和充足的水分攝入,避免陽光直射和摩擦刺激,以免加重病情。同時注意監測體溫、呼吸和體重變化,如有不適及時就醫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