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生兒黃疸呢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新生兒黃疸是指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出現的以皮膚、黏膜和鞏膜黃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較多,可分為生理性因素與病理性因素。

新生兒黃疸是指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出現的以皮膚、黏膜和鞏膜黃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較多,可分為生理性因素與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

生理現象

由於新生兒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體內大量的紅血球破壞,產生大量的膽紅素,超過肝細胞攝取的能力,從而造成血液中膽紅素增加,出現黃疸的症狀。一般為輕度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5-7天消退,早產兒持續較久些,屬於正常情況,無需特殊處理。

光照療法

若足月新生兒的血清膽紅素大於2mg/dL或早產兒大於3mg/dL時,則可診斷為病理性黃疸,需進行光療,防止發生核黃疸。

病理性因素

母乳性黃疸

部分新生兒在純母乳餵養期間會出現持續性的黃疸,且停止母乳餵養後黃疸指數會下降,再次進食母乳又會上升,考慮是母乳中的蛋白質與抗體有關,此時可以將母乳稀釋或將母親的奶水改為奶粉混合餵養來緩解症狀。

感染性疾病

如敗血症等疾病引起的黃疸,患兒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狀,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遵醫囑使用頭孢曲松(Ceftriaxone)、青黴素G(Penicillin G)等藥物控制發炎。

此外,溶血性黃疸、高間接膽紅素血症等情況也可引發上述症狀。如果懷疑存在新生兒黃疸,建議家長及時帶新生兒到醫院就診,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然後對因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