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較多,並不一定都和甲狀腺有關係。如果新生兒出現黃疸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新生兒到醫院就診,明確具體原因後進行相應的處理。
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較多,並不一定都和甲狀腺有關係。如果新生兒出現黃疸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新生兒到醫院就診,明確具體原因後進行相應的處理。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以及病理性黃疸兩種情況,其中生理性黃疸是由於胎兒在母體時需要大量的紅血球來攝取氧氣,當分娩之後,多餘的紅血球就會被破壞掉,產生大量的膽紅素,超過肝細胞的攝取能力,從而導致血液中的膽紅素升高而形成黃疸。此種情況下形成的黃疸則和甲狀腺沒有直接的關係,不需要過於擔心。一般隨著日齡的增長,足月兒3-5天,早產兒7-10天會消退,大部分不需特殊治療即可自行恢復,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等藥物促進排便、加速黃疸排出。
若新生兒黃疸持續時間較長或伴隨其他症狀,則可能是病理性的黃疸所造成,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遺傳代謝性疾病等,此時可能和甲狀腺有一定聯絡。前者是因為母親缺碘或者嬰兒體內合成甲狀腺素不足所致,後者通常因染色體異常而導致酶缺乏引起的疾病。此類患兒除黃疸外,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肌張力低下等症狀,嚴重者還會發生抽搐。對此種情況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甲狀腺製劑,同時輔助光照療法以促進黃疸消退。
此外,敗血症、白血病等也可導致上述現象,應讓新生兒去小兒內科做進一步檢查,比如血常規檢查、C反應蛋白(CRP)檢查等,確診後積極進行抗感染、抗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