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新生兒黃疸嗎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家長可以在寶寶出生後及時餵奶、儘早開奶,以促進胎便排出,減少腸肝循環障礙引起的生理性黃疸。同時可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或曬太陽等方法來預防新生兒黃疸。

家長可以在寶寶出生後及時餵奶、儘早開奶,以促進胎便排出,減少腸肝循環障礙引起的生理性黃疸。同時可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或曬太陽等方法來預防新生兒黃疸。

未出現黃疸的情況

如果在寶寶出生2-3天后抽血檢查膽紅素水平正常,並且皮膚和鞏膜沒有明顯黃染,則說明並未發生黃疸。此時可能是由於寶寶的肝臟代謝能力較強,已經將多餘的膽紅素代謝掉所致,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特殊處理。

已出現黃疸的情況

口服雙歧三聯活菌散

若經上述措施仍無法有效預防黃疸,則需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而雙歧杆菌三聯活菌散可以調節腸道菌群紊亂,增強消化功能,緩解腹脹、腹瀉等症狀,從而避免黃疸的發生。

增加日光照射時間

對於早產兒而言,適當增加日光照射的時間有助於降低高間接膽紅素閾值,進而降低核黃疸的發生機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應儘量避開夏季陽光強烈時進行日光浴,同時還應注意做好防曬工作。

補充白蛋白

部分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的新生兒可能會因為身體處於低血糖狀態而導致黃疸,因此需要積極地改善低血糖。而對於存在嚴重貧血的小於胎齡兒來說,在改善酸中毒的同時還需要注意適量輸注人血白蛋白,以免導致組織間隙中沉積過多的膽紅素,引起核黃疸。

其他方式

除以上常見治療方法外,還可透過藍光照射的方式輔助改善病情。主要是利用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使體內的膽紅素轉化為異構體,然後從尿液和糞便中排出,達到退黃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建議家長加強餵養,按需給新生兒餵奶,保證充足的睡眠,幫助身體健康。若發現新生兒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