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進入大腦的前兆

分類: 大腦與神經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新生兒黃疸一般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而引起血中膽紅素升高導致的黃疸。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型別,其中以病理性黃疸對神經系統損害最為嚴重。當新生兒出現明顯的皮膚、鞏膜發黃,並伴有精神萎靡等表現時,則提示可能有黃疸進入到大腦的情況發生。

新生兒黃疸一般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而引起血中膽紅素升高導致的黃疸。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型別,其中以病理性黃疸對神經系統損害最為嚴重。當新生兒出現明顯的皮膚、鞏膜發黃,並伴有精神萎靡等表現時,則提示可能有黃疸進入到大腦的情況發生。

前兆

食慾下降

如果發現新生兒進食明顯減少或拒絕吃奶,可能是由於黃疸引起的腹脹不適所致。

嗜睡

若新生兒經常處於睡眠狀態且不易喚醒,也有可能是黃疸造成腦細胞傷害的表現之一。

肌張力減低

表現為身體發軟、鬆弛,抱起新生兒時無法伸直雙上肢或屈曲於胸前,而且被動活動無力,尤其是頭部較重、很難抬起,或者全身鬆軟,頭面部常緊貼胸腹部,呈全癱樣。

體溫不穩

如體溫低於正常值,或高於正常值但精神反應差,也可作為黃疸影響大腦的徵象。

其他症狀

部分新生兒可伴隨貧血、體重增長不良等症狀,也可能為黃疸侵襲大腦的表現。

治療

一旦明確診斷為病理性黃疸並存在黃疸進入大腦的可能性後,需及時進行光療,防止高膽紅素血症的發生和發展,以免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進一步加重。另外,在光療期間還需注意保護眼睛及會陰部,避免受紫外線照射。此外,還可遵醫囑使用人白蛋白、地塞松(Dexamethasone)等藥物進行綜合治療,必要時可透過換血療法改善病情。

對於已經併發膽紅素腦病的新生兒來說,通常預後較差,可能會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智力低下等後遺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一般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診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