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紹了三陰性和三陽性乳癌的分期及治療方式。其中,三陰性乳癌的分期依據腫瘤大小、淋巴結狀況和遠處擴散等因素,而三陽性乳癌則主要透過內分泌治療進行管理。針對不同的病情特點,選擇合適的治療策略至關重要。
乳癌分類
乳癌分類包括賀爾蒙感受器狀態、人表皮生長因子感受器2狀態和細胞遺傳學等,以指導治療決策和預測預後。
乳癌的分類是基於腫瘤組織中的雌激素受體(ER)、黃體素感受器表達情況以及人表皮生長因子感受器2的狀態。這些蛋白與細胞增殖有關,高水平可能表明不同的生長模式和預後。乳癌的症狀可能包括腫塊、皮膚皺褶、乳頭溢液、乳房輪廓改變等。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部分患者是在體檢時發現無痛性腫塊。
針對乳癌的常規檢查包括乳腺超音波、X光攝影(如鉬靶照相)和磁共振成像(MRI)。必要時,醫生還可能會建議活檢以獲取組織樣本進行分析。乳癌的治療方法因分類而異,可採用手術切除、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或標靶治療。例如,對於賀爾蒙感受器陽性者,可以使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劑來阻斷雌激素的作用;而對於HER2過表達者,則推薦曲妥珠單抗等針對該蛋白的標靶藥物。
定期自我檢查乳房並參加由專業人員指導的篩查活動是早期發現乳癌的關鍵。此外,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避免吸菸也有助於降低患癌風險。
三陰性乳癌分期
三陰性乳癌的分期通常由腫瘤大小、淋巴結狀況和遠處擴散來確定。具體分期如下:
1. 0期:癌症侷限於乳房組織內,未侵犯周圍結構。
2. I期:腫塊小於2公分,無腋窩淋巴結轉移。
3. II期:腫塊大於2公分但小於5公分,並伴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4. III期:腫塊較大且已擴散至多個區域的淋巴結。
5. IV期: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肺或骨骼。
針對三陰性乳癌的治療策略需根據確切分期制定,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並接受專業指導。

三陽性乳癌治療
三陽性乳癌治療可考慮應用他莫昔芬、復乳納(Letrozole)等內分泌藥物進行治療。對於晚期或複發性乳癌患者,則需聯合化療方案如AC-T或TCHP。
他莫昔芬
他莫昔芬是一種抗雌激素受體(ER)藥物,透過與雌二醇(Estradiol)競爭結合雌激素受體(ER),阻斷其對細胞增殖的作用。此藥可用於停經前後的女性患者。
復乳納(Letrozole)
復乳納(Letrozole)能夠干擾腫瘤組織中芳香化酶的活性,從而降低雌激素水平,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該品適用於停經後患者的輔助治療以及轉移性疾病的姑息性治療。
AC-T方案
AC-T方案包括阿黴素、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和紫杉醇(Paclitaxel)類藥物聯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區域性病變並防止遠處擴散。適合新診斷且無手術指徵的早期浸潤性乳癌患者。
TCHP方案
TCHP方案包含歐洲紫杉醇(Docetaxel)、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羥基脲及順鉑(Cisplatin)等組成部分,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發展並預防復發。若為術後未達完全緩解者,則建議採用本方案以鞏固療效。
化療
化療是透過使用化學藥物殺死快速分裂的癌細胞的方法,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組合和療程數非常重要。此外還要定期監測血象和其他實驗室指標變化情況。
乳癌診斷
1. 臨床症狀: 突出表現為乳房腫塊、皮膚異常、乳頭溢液等。
2. 影像學檢查: 包括X光攝影、超音波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 以評估腫瘤大小與位置。
3. 細胞病理學檢驗: 對可疑組織進行活檢並分析其細胞結構是否為惡性。
4. 患者全身狀況評估: 透過血液檢測及相關影像學手段確定是否存在遠處轉移。
5. 初步診斷及分期: 結合上述結果判斷患者是否患有乳癌以及癌症的發展階段。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