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齦癌:症狀、病因、檢查、治療、預防

分類: 癌症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8
本文介紹了齒齦癌的症狀、發生原因、檢查診斷、治療方式及預防措施。該疾病可能導致牙齦腫脹、出血等症狀,並與多種危險因素相關,但具體治療方法因個體差異而異。為了維護口腔健康,建議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並採取相應的生活習慣。

本文介紹了齒齦癌的症狀、發生原因、檢查診斷、治療方式及預防措施。該疾病可能導致牙齦腫脹、出血等症狀,並與多種危險因素相關,但具體治療方法因個體差異而異。為了維護口腔健康,建議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並採取相應的生活習慣。

齒齦癌有哪些症狀?

齒齦癌的症狀包括牙齦腫脹、牙齦出血、牙齒鬆動、咀嚼困難以及頜骨畸形等。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建議及時就醫以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牙齦腫脹

由於區域性發炎或腫瘤組織侵犯導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淋巴迴流受阻,使液體積聚於軟組織內形成腫脹。腫脹通常發生在牙齦邊緣或下方,可能伴有疼痛或觸痛。

牙齦出血

癌症向周圍組織擴散時,可能會侵蝕牙齦下的小血管,導致其破裂出血。出血可能來自單個牙齦點或在整個牙齦表面發生,有時會伴隨自發性出血或觸碰後出血。

牙齒鬆動

由於腫瘤壓迫或侵犯牙槽骨,導致骨質吸收和牙齒支援結構破壞,從而引發牙齒鬆動。鬆動通常從個別牙齒開始,逐漸發展到多個牙齒甚至全口牙齒。

咀嚼困難

隨著齒齦癌的發展,會導致口腔空間變小,影響正常咀嚼功能。此外,如果腫瘤侵犯神經,也會引起咀嚼肌無力或麻痺,進一步加重咀嚼困難。吞咽困難通常由食道本身的問題引起,但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是由齒齦癌引起的。

頜骨畸形

病變侵犯下頜骨可導致頜骨出現膨隆或凹陷等畸形。畸形多見於下頜骨體部,但也可見於其他部位。

針對齒齦癌的症狀,建議進行口腔檢查、活檢以及影像學檢查如X光檢查、CT掃描來確定診斷。治療措施包括手術切除腫瘤,對於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聯合放療或化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避免吸菸和酗酒,以減少口腔癌的風險。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是必要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提高治癒率和生存品質。

齒齦癌的病因

齒齦癌的發生可能與慢性刺激、長期吸菸、咀嚼檳榔、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以及遺傳因素有關。患者應及時就醫以接受專業治療。

慢性刺激

持續性的機械性刺激如殘根、銳利牙結石等會導致區域性黏膜受損,增加患齒齦癌的風險。對於存在慢性刺激者,應儘快去除相關刺激源,必要時進行手術切除。

長期吸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質具有細胞毒性,可導致口腔上皮細胞DNA傷害,從而增加患齒齦癌的風險。戒菸是預防齒齦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透過替代品療法、心理諮詢等方式幫助患者戒菸。

咀嚼檳榔

檳榔中含有植物鹼和生物鹼等致癌物質,這些物質能夠破壞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結構,使其變得脆弱易碎,進而誘發齒齦癌的發生。減少或停止攝入檳榔製品可以降低患齒齦癌的風險。建議使用其他健康食品代替檳榔作為零食。

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

人類乳突病毒(HPV)透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後,在齒齦組織中複製並引起病變,進一步發展為齒齦癌。針對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的齒齦癌,可採用免疫調節藥物進行治療,如干擾素(Interferons)α-2b注射液、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等。

遺傳因素

某些基因突變或家族遺傳可能增加個體罹患齒齦癌的風險。有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及相關的遺傳諮詢。

除上述提及的因素外,過度紫外線暴露也可能促進齒齦癌的發生,因此建議採取防曬措施,例如塗抹防曬霜或穿戴遮陽衣物以保護皮膚。此外,建議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問題。

齒齦癌的檢查診斷方式

齒齦癌的檢查診斷通常需要透過口腔檢查、觸診、視診、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進行。如果懷疑患有齒齦癌,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口腔檢查

通過觀察牙齒、牙齦和舌頭表面來發現異常情況。讓患者張開嘴,醫生會仔細檢視口腔內部並記錄任何異常發現。

觸診

觸診可評估頜骨及軟組織硬度與深度等資訊以輔助診斷齒齦癌。醫師使用手指輕壓患者的頜部區域尋找可能存在的硬塊或腫脹。

視診

齒齦癌通常表現為紅色或紫紅色斑點、結節,可透過視診直接觀察到。醫生會讓患者張大嘴巴,從不同角度仔細觀察齒齦是否有異常顏色或形態。

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

活檢是確診齒齦癌的主要手段,能夠提供病變細胞結構和功能方面的資訊。在臨床指導下獲取可疑組織樣本後送至實驗室分析其組織學特徵。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包括X光檢查、CT掃描和MRI成像,有助於瞭解腫瘤大小、位置以及周圍結構受侵襲的程度。依據醫囑選擇相應裝置對患者進行定位拍攝,並解讀影象結果。

在接受齒齦癌相關檢查時,應避免進食含硬質食物,以免影響觸診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準確性。同時告知醫生既往病史及相關藥物服用情況,以便做出最準確的診斷。

齒齦癌的治療

齒齦癌的治療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病情並制定適當的治療計劃。

手術切除

透過外科手術徹底移除病變組織,包括受影響的牙齦及周圍淋巴結。此措施直接針對腫瘤,可有效控制區域性病灶並減少復發風險。

放射治療

利用高能射線精準照射腫瘤區域,通常分幾次完成整個療程。放射治對某些型別的齒齦癌有較好的效果,能夠縮小腫瘤體積、緩解症狀,並提高生存率。

化療

透過使用化學藥物來殺死快速分裂的癌細胞,一般需要定期靜脈注射或口服給藥。化療適用於廣泛期或晚期齒齦癌患者,可減緩病情進展、延長生命。

標靶治療

選擇性地作用於特定分子靶點,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感受器,透過口服或注射方式進行長期管理。對於具有相應驅動基因突變的齒齦癌患者有益,可改善預後、降低復發機率。

免疫治療

透過增強身體抗腫瘤免疫力來對抗癌症,例如PD-1/PD-L1抑制劑,按處方週期服用。適合某些無法接受傳統療法或復發難治者;其機制是誘導T細胞活化並攻擊癌細胞。

在接受齒齦癌治療期間,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以減少感染風險。同時,建議定期複查,監測疾病的進展情況以及治療效果。

齒齦癌如何去預防?

預防齒齦癌可以採取定期口腔檢查、避免吸菸和酗酒、使用牙周保健器械、注意飲食健康以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等措施。建議患者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定期口腔檢查

透過專業醫生對口腔進行全面檢查,早期發現病變並及時處理,可有效降低齒齦癌的發生風險。一般情況下,每年至少應接受兩次口腔衛生諮詢及檢查服務。

避免吸菸和酗酒

菸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傷害黏膜細胞,增加患癌機率;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口腔內環境改變,促進致癌物吸收,從而誘發癌症發生。為了身體健康考慮,應該戒菸限酒或者不喝酒。

使用牙周保健器械

合理運用牙刷、牙線以及其他輔助工具可以幫助清除食物殘渣與細菌沉積,並減少因微創傷引起的組織反應,從而降低罹患齒齦癌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飯後漱口刷牙。

注意飲食健康

均衡飲食中富含維他命C、E及纖維素的食物如新鮮果蔬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對抗潛在威脅;而過多攝入紅肉或加工食品可能增加罹患某些型別消化道腫瘤的風險。在選擇食材時要考慮其營養成分及其對全身的影響。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時間和充足睡眠品質幫助維持體內各項生理功能正常運作,進而提高抵禦疾病的能力。除此之外還要避免長時間處於緊張焦慮狀態之下,因為心理壓力大也可能會成為多種疾病的誘因之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