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兒童流鼻血的情況,強調了一年流三次鼻血可能存在的問題,並指出具體處理方法需結合個體差異而定。由於兒童的身體發育特點及易感性,若頻繁出現流鼻血症狀,應高度警惕並採取相應措施。
一年流三次鼻血正常嗎
一年流三次鼻血是否正常,需要根據引起流鼻血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
如果患者長期處於空氣乾燥的環境中,可能會導致鼻黏膜乾燥,造成鼻黏膜微血管破裂,引起流鼻血的情況。如果患者不伴有其他不適症狀,而且出血量較小,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過多擔心。建議患者可以在流鼻血時使用棉球對區域性進行壓迫,達到止血的效果。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室內放置加溼器,保持室內空氣溼度適宜,減少流鼻血的情況。
如果患有鼻腔血管瘤、鼻息肉等鼻部疾病或者凝血功能障礙等血液疾病,可能會出現反覆流鼻血的症狀,一般屬於不正常的現象。建議患者及時就醫,透過鼻內鏡檢查、血常規檢查等方式明確診斷後進行對症治療,以免因反覆流鼻血引起貧血的情況。
孩子一個月流三次鼻血
孩子一個月流三次鼻血可能是非病理因素如天氣乾燥等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後給予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一、非病理因素
當孩子經常摳鼻、生活環境乾燥、身體缺乏水分等,均可能會導致鼻黏膜比較敏感,容易出血,就可能會引起小孩一個月流3~4次鼻血,屬於正常的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要注意日常防護,要注意多喝水,也可在室內安裝加溼器,還要避免經常摳挖鼻子。
二、病理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常因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所致,可能會出現發燒,同時因鼻腔黏膜發炎刺激,可能容易出現微血管破裂,從而出現流鼻血的情況。建議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口腔和鼻咽部的衛生清潔、放鬆心情、避免緊張焦慮。如有咳嗽、流涕、打噴嚏等症狀時,可遵醫囑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Loratadine)、二苯胺明(Diphenhydramine)等。若有持續高燒,物理降溫無效時,可遵醫囑口服解熱鎮痛的藥物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祛痰藥物如乙醯半胱氨酸(NAC)、氣舒痰液(Bisolvon)等;鎮咳藥物如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肺力咳合劑等。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是遺傳因素、接觸過敏原等引起的,一般表現為鼻癢、鼻塞、嗅覺減退等,部分小孩如果過敏性鼻炎頻繁發作,也可能會出現上述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左卡巴斯汀(Levocabastine)、噴立停(Azelastine HCl)等藥物治療。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區域性發育異常、外傷、遺傳等有關,易引起鼻塞、頭痛、流鼻血等症狀。當小孩患鼻中隔偏曲時,便可出現多次流鼻血的現象。如先天性發育的生理性鼻中隔偏曲,沒有明顯症狀的,一般不需要治療,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發育個體有差異。如鼻中隔偏曲導致持續性的鼻塞、反射性頭痛、流鼻血等症狀,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比如鼻中隔偏曲粘膜下切除術、鼻中隔成形術、鼻中隔矯正術,恢復鼻腔正常結構,改善通氣和引流。
其他原因
還可能是因為小孩鼻部頻繁外傷引起的,小孩跌倒撞傷鼻部,反覆挖鼻引起鼻前庭破損糜爛。若是鼻子被撞歪了,導致皮下組織出血、腫脹,應於24小時內進行冷敷,24小時後區域性熱敷,在無明確感染徵象的前提下可靜待腫脹消退。若是鼻子被撞歪了,導致鼻骨骨折、甚至鼻中隔骨折,需要及時就醫抗感染、抗炎治療,擇期進行手術治療,比如鼻骨閉合復位或切開復位術等,術後鼻腔填塞支撐材料。
出現孩子一個月流三次鼻血時,建議及時去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進行相關的檢查,明確病因後遵醫囑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