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兒童發熱時進行刮痧的適宜部位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由於兒童年齡較小,若出現不適症狀,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兒童發燒刮痧手臂刮哪裡
發燒一般是指發燒。兒童發燒刮痧一般可以刮前臂內側、前臂外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
前臂內側
前臂內側屬於手太陰肺經,該穴位於前臂的內側,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刮痧此處幫助緩解發燒引起的不適症狀。
前臂外側
該穴位於前臂的外側,在尺骨和橈骨之間,刮痧此處幫助緩解發燒引起的不適症狀。
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脊柱區,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刮痧大椎穴具有清熱解表、退燒的功效,對於發燒、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曲池穴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在肱骨外上髁與尺澤穴之間的凹陷中,具有清熱解表、舒筋活絡、除溼止痛等功效,對於發燒、頭痛、目赤腫痛、淋證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手背,在第1、2掌骨間,於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刮痧合谷穴具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等功效,對於發燒、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需由專業的醫生進行操作,以免由於操作不當而引起皮膚傷害。如果發燒的症狀比較嚴重,還需及時遵醫囑服用退燒藥物,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有助於促進病情恢復。
手臂上有什麼穴位
手臂上有陽溪穴、偏歷穴、手三裡穴等穴位。
陽溪穴
陽溪穴的準確位置位於手腕上,在拇指的長短伸肌中間的凹陷處,患者可以取正坐位,兩手合掌向前伸直,夾住乳房,此時乳頭所指的手臂內側處,即是陽溪穴。陽溪有穴具有清熱散風、通利關節、舒筋利節等作用,為手陽明大腸經五輸穴之經穴,主要用於治療頭痛,目赤腫痛,目翳等症狀。
偏歷穴
偏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絡穴,偏歷穴位於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患者可以將兩手虎口垂直相交,中指在橈骨外側端的凹陷處即為偏歷穴。偏歷穴具有清陽明熱、通利水道、通經活絡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耳鳴、耳聾、目赤等症。
手三裡穴
手三裡穴位於前臂,肘橫紋下2寸,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患者可以先找到曲池穴和陽溪穴的位置,在兩者連線上,肘橫紋下兩橫指處,或在肱骨外上髁下3寸的凹陷處,即為手三裡穴。手三裡穴具有通經活絡,清熱明目,調理胃腸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腹痛、腹瀉、肩臂麻痛等症。
手臂刮出痧說明什麼
通常情況下,手臂刮出痧,可能說明區域性存在氣滯血瘀、經絡不通等情況。
刮痧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療法,是指透過工具刺激皮膚,促進血液循環,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手臂刮痧出現痧點,可能說明區域性存在氣滯血瘀、經絡不通等情況。但也不排除是操作力度過大,導致皮下微血管破裂,血液外滲到皮下形成的。如果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建議患者及時就醫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嚴格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刮痧治療,避免盲目操作,誘發不良反應,損害身體健康。同時,刮痧後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另外,飲食要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肥肉等,以免影響身體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