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有敗血症時,通常會表現為寒顫、高燒等症狀。此時家屬應積極帶老人就醫治療,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明確診斷。一旦確診為敗血症,則需要透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

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
由於老人患病後身體較為虛弱,因此建議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而加重不適症狀。
營養支援
若老人食慾尚可,可以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如麵條、餛飩等,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如果老人食慾不佳或無法經口攝入食物和液體,應及時給予腸外營養,包括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以維持身體營養需求。
藥物治療
抗生素類藥
敗血症通常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因此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廣譜抗菌藥物控制發炎反應。
免疫球蛋白類藥
此類藥物能夠增強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病情。但需注意的是,具體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去除耐藥菌株並選擇敏感抗生素,如萬古黴素(vancomycin)製劑、美羅培南(Meropenem)製劑等。
抗凝劑
對於存在靜脈血栓形成的老年患者而言,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可化凝錠(Warfarin sodium)、拜瑞妥(Rivaroxaban)等藥物治療,防止血栓擴散和肺栓塞的發生。
祛痰藥
若老人出現咳痰症狀,則可遵醫囑應用安嗽錠(Ambroxol)、乙醯半胱氨酸顆粒等藥物化痰止咳。
其他
若老人伴有低血壓的情況,還可遵醫囑應用正腎上腺素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藥物升高血壓。此外,還可遵醫囑應用地塞松(Dexamethasone)等類固醇進行治療,起到減輕組織水腫的作用。
手術治療
若老人併發有嚴重的膿胸、支氣管擴張、咳血以及急性骨髓炎等情況,則可能需要採取相應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例如當老人併發有膽道阻塞或者穿孔時,可以透過外科手術的方式解除阻塞或者修補穿孔部位,從而促進疾病的恢復。
其它方式
除了上述常見治療方法以外,中醫認為老人患有敗血症時還可以透過針灸穴位的方法來輔助治療,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裡穴、神闕穴、大椎穴等。同時也可以配合按摩腹部、背部等處,幫助老人加速血液循環,進而促使體內毒素排出,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家人要密切觀察老人的身體狀況,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另外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著涼而導致原有病情加重。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