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休克:症狀表現、檢查、病因、治療、飲食推薦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4
本文介紹了冷休克的診斷與處理。冷休克時,應立即提高患者的體溫,並開始吊點滴以維持血液循環。在運送途中,應保持患者頭部高於心臟位置,以增加回心血量。到達醫院後,醫生會首先快速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徵,然後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

本文介紹了冷休克的診斷與處理。冷休克時,應立即提高患者的體溫,並開始吊點滴以維持血液循環。在運送途中,應保持患者頭部高於心臟位置,以增加回心血量。到達醫院後,醫生會首先快速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徵,然後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

冷休克症狀表現

冷休克的症狀包括寒顫、皮膚蒼白、心跳過快、尿量減少以及昏迷,這些症狀可能表明嚴重的循環障礙。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就醫以防止進一步的器官傷害。

寒顫

當身體處於寒冷環境中時,為了提高體溫以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會透過肌肉收縮產生熱量。此時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和肌肉顫抖。寒顫通常發生在四肢末端,是身體為對抗寒冷而做出的自我保護反應。

皮膚蒼白

皮膚蒼白可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暢,血液中含氧量降低,無法有效地將氧氣輸送到皮膚組織,從而影響了皮膚的顏色。這種症狀通常出現在手部、腳部等末梢部位,這些部位的微血管分佈較少,更容易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

心跳過快

由於受到驚嚇或者刺激會導致腎上腺素(Adrenaline)分泌增多,使心跳加快,進而表現為心跳過快的現象發生。心跳過快的症狀可表現在心臟區域,患者可能會感到心悸或胸部不適。

尿量減少

冷休克時,由於周圍循環阻力增加,腎臟血流量減少,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從而使尿量減少。尿量減少可能發生在任何部位,但通常是膀胱或尿道的直接作用結果。

昏迷

昏迷可能是由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腦細胞缺乏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導致其功能障礙甚至死亡。昏迷狀態通常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患者意識喪失,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血壓監測、血流動力學評估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電解質分析和血糖水平檢測。治療措施包括維持體溫穩定、補液復甦和心血管支援,對於重症病例可能需要在急診室進行進一步的監護和治療。患者應注意避免暴露於極端溫度下,穿著適當的衣服並使用取暖裝置來防止體溫過低。同時應確保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減少冷休克的風險。

冷休克的檢查

冷休克可以透過體溫、心率、血壓、氧合指數和尿素氮等檢查來評估。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快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體溫

透過測量患者的腋下溫度來評估其核心體溫是否異常。使用專用體溫計置於腋下5分鐘左右即可完成測量。

心率

監測心率有助於判斷是否存在循環功能障礙及休克狀態。通常採用聽診法或觸診法,在安靜狀態下快速計數一分鐘心跳次數。

血壓

血壓值反映了心臟收縮和舒張時對血管壁的壓力情況。一般採取上肢肱動脈或橈動脈處進行直接或間接測量。

氧合指數

氧合指數是評價肺部血流與氧氣交換效率的重要指標。透過吸入一定濃度的氧氣後計算得到,常在重症監護室中進行。

尿素氮

尿素氮水平可反映腎臟清除廢物的能力以及是否存在腎功能不全。通常採靜脈血樣送至實驗室進行分析,取樣時間依據臨床需要而定。

冷休克期間應保持溫暖、避免進一步降溫,同時注意觀察生命體徵變化。

冷休克病因

冷休克可能由感染性休克、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等病因引起,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於病原體及其毒素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導致身體免疫反應和發炎過程加劇,從而引起血壓下降、器官功能障礙等病理生理改變。感染性休克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亞胺培南(Imipenem)西司他丁(Cilastatin)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創傷性休克

創傷性休克是因為受到嚴重外傷導致大量血液流失,使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心臟負荷增加,進而影響全身各臟器供血不足。對於創傷性休克,應立即就醫並採取緊急止血措施,例如包紮傷口或手術縫合裂口。同時需監測生命體徵,吊點滴補充血容量。

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發生於快速、大量出血後,此時回心血量急劇減少,心輸出量降低,血壓下降。針對失血性休克,首要措施是迅速補液以恢復血容量,可透過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或膠體溶液來實現。

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是由特定個體對某些物質產生過度免疫反應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症侯群,通常由食物或藥物引起。治療過敏性休克時,首先需要立即停用致敏物質,並給予腎上腺素(Adrenaline)注射以緩解過敏反應。

神經源性休克

神經源性休克主要由強烈的神經刺激引起,如電擊或極度恐懼,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高度興奮,出現暫時性的血管痙攣和收縮。神經源性休克的治療包括保持安靜狀態、解除緊張情緒以及使用鎮靜劑如煩靜錠(Diazepam)來穩定心血管系統。

建議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特別是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但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病情。

冷休克治療

冷休克治療可以採取被動復溫、補液治療、血管活性藥物、心肺復甦等治療措施。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惡化,應立即就醫。

被動復溫

將患者從寒冷環境中移出至溫暖環境,並使用衣物覆蓋以逐漸提高體溫。此措施有助於停止因低溫導致的心臟驟停,因為隨著體溫回升,心臟功能可恢復正常工作模式。

補液治療

透過靜脈注射給予電解質溶液和營養支援,改善脫水及代謝異常。該措施能改善循環狀態、維持內穩態並支援受損器官功能恢復。

血管活性藥物

根據病情需要選擇性地使用腎上腺素(Adrenaline)、正腎上腺素或其他血管收縮劑來提升血壓。這些藥物能夠增強心血管系統對低血容量狀態下的代償反應,從而防止進一步惡化循環衰竭。

心肺復甦

立即開始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直至自主心跳和呼吸恢復或醫療救援到達。心肺復甦旨在維持腦部及其他重要器官供氧,為後續救治創造機會。冷休克狀態下,快速響應的CPR對於預防永久性神經傷害至關重要。

在實施冷休克治療時,應密切監測患者的生理指標,如核心體溫、心率和血壓,以評估復溫過程中的風險。此外,復溫後可能需進行進一步的醫學干預,如針對潛在原因的原發性疾病治療。

冷休克飲食推薦有哪些?

冷休克後,為了促進身體恢復,建議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在冷休克期間,身體處於應激狀態,需要額外的營養支援。而鮭魚、雞蛋、青花菜、菠菜和燕麥都是營養豐富的食物,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和修復受損組織。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並不能直接治療冷休克,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就醫。

鮭魚

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收縮。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健康。但攝入量不宜過多,以免引起血脂異常。

雞蛋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夠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支援身體恢復。蛋白質是細胞修復和生長所需的重要成分,可增強免疫力。但對雞蛋過敏者應避免食用。

青花菜

青花菜富含維他命C和葉酸,能有效提高身體抵抗力,緩解不適症狀。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作用,而葉酸則參與紅血球合成,對於貧血有輔助治療效果。但需注意適量攝入,過量可能影響鐵吸收。

菠菜

菠菜中含有的鎂元素可以幫助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鎂還是一種天然的肌肉鬆弛劑,能夠放鬆緊張的肌肉組織。但是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燕麥

燕麥中含有膳食纖維,能夠減緩胃腸道蠕動速度,從而起到穩定血糖的作用。膳食纖維還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後短時間內再次進食的慾望。但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攝入量。

冷休克時,應避免高糖食物,如糖果或甜飲料,以防止進一步降低體溫。建議採取輕柔的低熱量飲食,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