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老人宜2L/min,高原地區正確方法

分類: 壯世代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12
本文介紹了老人吸氧開到2L/min還是3L/min的情況。同時,闡述了高原地區吸氧的正確方法,旨在提供相關建議,但並不包括具體治療措施及藥物使用。如需進行吸氧或其他醫療操作,應諮詢專業醫師以確保安全有效地管理病情。

老人吸氧開到2還是3

通常情況下,老人吸氧開到2L/min還是3L/min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當老人出現缺氧的症狀時建議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缺氧的嚴重程度和需要吸氧的時間確定每分鐘吸入氧氣的流量。一般對於慢性疾病,比如老人呼吸道長期受到發炎刺激,進而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或者氣道受阻導致慢性肺氣腫的情況下,會出現氣促、呼吸費力等輕度缺氧症狀。此種情況需要長期吸氧,氧流量應該控制在1-2L/min。長期吸氧的老人不能給予過高的氧流量,因為有可能導致氧中毒,出現頭暈、噁心的症狀,也有產生呼吸抑制的可能性。對於出現肺間質纖維化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建議給予中流量吸氧,可以選擇3-5L/min的氧流量,可以有效改善通氣。若老人因冠心病、肺心病,或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疾病導致心臟衰竭,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口唇發青,或者身體紫紺等症狀,說明缺氧比較嚴重。應該及時給予氧氣吸入,而且氧流量不能過低,建議增加至6-10L/min。因為充足的氧流量幫助儘快緩解缺氧、呼吸困難的症狀。此外,老人如果因血壓急劇升高導致腦血管破裂出現腦出血以後,血腫進入腦實質並造成壓迫,容易導致周圍腦組織處於缺血、缺氧狀態,也可能導致腦水腫。此時應該給予中高濃度的吸氧,即氧流量可以控制在4-6L/min。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濃度,增加腦組織內的氧含量,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腦細胞的缺氧性損害。

高原吸氧的正確方法

高原吸氧正確方法為應用鼻導管、面罩等方式進行持續低流量吸氧,或間斷低流量吸氧,有條件者還可應用呼吸機等,必要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正確的吸氧。低流量吸氧的速度一般為1-3L/min,持續吸氧時間一般不低於4小時,但也應避免吸氧時間過長。而間斷吸氧可以持續吸氧1小時後休息1-2小時,每天重複4-5次。初入高原地區的人群,由於高原地區空氣稀薄,人體無法及時調節缺氧的狀態,容易誘發高原反應。高原反應主要的症狀表現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等,進一步可發展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大多數是生理性改變,也可能會造成臟器的器質性改變。出現高原反應的症狀時,需及時做出處理,比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吸氧等。應用低流量吸氧主要是因為人體的呼吸中樞對缺氧環境敏感,產生興奮作用,隨即調動身體做出反應。若是應用高濃度吸氧,會阻斷人體對缺氧環境產生的生理反應過程,導致二氧化碳瀦留,從而加重病情。輕症的高原反應,大部分透過吸氧就能改善,除吸氧外還有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如少食多餐、清淡飲食、保持體力、避免受涼、保證飲水量等。此外還應該調整好心態,放鬆心情、樹立信心等,等待自身狀態調整好以後,再進行更高海拔的挑戰,若是身體不能適應高原,應量力而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